
树下的凉,是亲人用爱在遮挡
孩童时期,家中的小院栽满了桂花树,姥姥总坐在树下干针线活。我瞪圆了小眼睛,咋吧着小嘴问:“姥姥,你为什么总坐树下?是因为桂花好闻吗?”姥姥停下手中的工作,轻抚我稚嫩的脸庞:“因为夏天使人燥热,树下阴凉,乘凉的过程让人轻松自在。”我晃晃脑,点点头,一步一步挪到树下,的确清爽了不少。此时,抬头望着桂树,心中第一次对这常见事物起了好奇之意。
慢慢的,到了上学年纪。姥姥愿做我的家庭教师,在课堂之余教我读诗词。每逢盛夏月明星稀,姥姥坐于桂花树下,我卧于她的膝上,花香围绕着祖孙俩,清凉的风透过细碎的叶片撩起我们的发梢,我们在这醉人的凉意中感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体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赞叹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那时的时光是舒适且浪漫的,树底的阴凉不仅为我们的雅兴提供了场所,也拉进了祖孙二人本就彼此相知的心。
可一帆风顺太难,人生充满意外。2019年夏,姥姥因为旧疾而去世,疫情的流行让我无法见她最后一面。我们就这样阴阳两隔。再次回到院子,再次坐在树下,树荫依旧可以遮些太阳的辐射,却抵不住我心中的燥热。伸手去抚摸树,回忆着与姥姥的时光。那年的盛夏比往年热烈,去再也见不到那个一起乘凉的人,泪水滑过脸颊,一片花瓣落下,像姥姥的手为我抚去悲伤,好似在说:乖乖,向前走,姥姥会化为桂花,在树下再次与你相遇,与你共享这夏之阴凉。
现在的我,也未曾学会接受离别。但坐在树下的凉爽处,望着姥姥的旧照,想着姥姥的话语,我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有爱在,爱的人就不曾走远。此时此刻,骄阳敛起锋芒,桂花十里飘香,童年的点滴映入眼帘:院子,诗词,树荫,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