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上班路上听广播,“93早高峰”的“观点说话”里讲了这么件事:北京朝阳区婚礼现场,伴娘在脖子上挂支付宝的收钱码收份子钱。据说这是和新娘商量后才决定的,是为了方便来不及准备或者忘了带红包的宾客交礼金。结果婆婆当场怒了,让伴娘赶紧取下收钱码。为了这么个事,婚礼当天婆媳俩就有矛盾了。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上网搜了一下,结果发现对此,不少年轻网友觉得“没毛病啊”,“挺好玩呀”。而年长一些的网友则表示还是不能接受。
辩论双方的观点我略略听了一下,都有各自的道理。我自己其实也是一个扫码付款的爱好者,觉得扫码付款这种方式真的很适合我这种丢三落四的人,有一种“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但在这件事上,我站队不赞成这种形式的收礼金。
因为有些时候,有些场合,我们真的不需要这种方便。有些事情,需要一定的仪式。
于我们中国人而言,红包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它是钱又不等同于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中国,红包文化源远流长。和“年”的传说类似,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害小孩。孩子只要被它在头上摸三下就成傻子了。刚开始人们没办法只好彻夜点着灯不睡,专门“守崇”。后来一户人家的大人无意间发现,床头给孩子玩的用红纸包着的铜钱竟然放出金光击退了崇。后来这种给孩子压岁钱来辟邪退崇的方式就流传开了。
渐渐地,红包由压岁(祟)普及为一种习俗。因为红色象征好运,所以,每逢婚嫁、添丁、新宅、开工、生日等等......大家都会发个红包,人们去为其庆祝的时候也会送个红包。
给红包一般有三种意思:一是长辈对晚辈一种关爱,如压岁钱、生日祝愿都含有长者对小辈平安吉祥的祝福;二是婚嫁喜庆有喜当贺的礼仪,这是亲戚朋友之间互馈祝愿的表示;第三种就是某些时候出自内心感戴之情的酬谢,我们称之为“谢礼”。所以应该说红包文化既体现了中国人对礼尚往来,人情联络的在意,又表现了我们受惠不忘施予者,不忘恩负义的为人态度。
红包壳,也就是红封历史也不短了。它在唐代时就已经出现,当时是用手工织的布袋做“封面”,仅限于宫廷及官方使用,民间则以寓意吉祥的鲜红色纸,包著一张写满祝福字句的字条,送给亲朋好友,以表心意。
所以你看,红包本身的意义加上红包壳的祝福之意,婚嫁时给礼金用红包真的不只是说凑个份子的意思。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将祝福、好运转送给新人的心意。用近些年很火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有一种“仪式感”。
即使现今名目繁多的随礼让大家觉得有些不堪其负,但我仍然相信,在交接红包的那一刻,仪式上进行的不仅仅是一次双方金钱的人情往来,真的会有情谊的流动,福运的赠予。
在我们的传统里,结婚乃是小登科,是人生的大事,亲朋好友随礼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添主家的喜悦之情,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于办事者而言,邀请亲朋好友参加红白喜事,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收受礼金,而是让大家知晓这件事情,热热闹闹地完成一个新家庭的建立。同时也给了亲戚朋友间一个感情沟通的渠道,大家聚一聚,亲热亲热。份子钱的情感价值大过实际内容。
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当一个人为了给新人的礼金而去准备红包、现金,思考并写下祝福语,这花去的非物质成本其实就让随礼这件事有了厚重感。我们经常说,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你,就看他肯不肯为你花时间(金钱)。其实这两者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为这个事花了时间精力,我们的感情也就不知不觉地投入进去了。
如果人们真的认同了这种新的收礼金的形式,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给红包真的就褪去了它的情感价值。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往来。
当给礼金进入礼堂变成了扫码付款进入,参加新人的婚礼和花钱去酒店吃顿饭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