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

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看似简单通俗的《三字经》,实则字字珠玑,在看似显浅的文字中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如古人云: “熟读三字经、并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宋朝中枢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有钱买书,也能如此好学。

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是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条件艰苦亦能如此勤奋。

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环境恶劣亦能如此上进。

优秀的古代圣人读书尚是如此刻苦努力,那平凡普通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轻易放弃!

诵读《三字经》,不仅能熟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变迁,更能在朴实无华但却情真意切的文字中陶冶性情、洗涤心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字经》谁都会吟诵一两句,像最开始的前两句:人之初,性本善。几乎人人皆知。 但是完整的诵读并抄写下来,我还是第一...
    谢寒1阅读 4,606评论 3 20
  • 《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的王应麟,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他博学多才,为了让族人弟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于是编写...
    青山_3be4阅读 3,173评论 2 11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夲性都是好的,都是向善的。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
    又少一天阅读 2,812评论 0 4
  •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
    青山_3be4阅读 1,644评论 0 4
  • 1.比较两个样本的差异(比如中国和日本的学历差异) 2.假设现在快手游戏直播业务的DAU为5000w,其中“观看时...
    微斯人_吾谁与归阅读 5,55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