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蓝
《见识》中说,世界上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无论是钱,还是声望名誉等精神方面的财富。
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
做这个交换,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还是带来麻烦,行动之前要好好想一想。
理性的投资长啥样?
1、明确愿景,愿为目标付筹码
单位有个行政文员梅姐,学历不高,擅处理人际关系,工作认真负责但不求上进。
她的工作难度不大,一个岗位多年做下来早已驾轻就熟,空闲时间她就上网搜教育资讯,和人聊天打听哪家奥数老师好,哪个补习班提分快。
因为本职工作完成得好又很会做人,领导对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次要给她升职,都被她婉拒了。
她说,我白天不想太累,只想准时下班管好孩子。
她帮孩子整理错题,与老师密切联系,打听最新资讯。功夫没白费,她儿子一直学习不错,今年高考被浙江大学录取了。
梅姐知道凡事都有代价,什么都想要,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2、学习理财,会赚钱更要会花
公司还有个季经理来了10多年了,因单位提供职工宿舍,他在老家有房,也就一直不买房。
他的收入并不低,入职时开发区的房价才3000,周围同事陆续贷款买房,只有他独自坚守。
他说开发区太荒凉,配套不完善,公司提供宿舍上班走几步就到了,买了房还要买车,上班花油费又要早起,还贷款还会影响生活质量。
转眼10多年过去了,开发区的配套早已今非昔比,成为城市的新商圈,通地铁,有大型购物中心,房价也涨到2万/平。
此时,许多同事都手持2套房,随着这些年收入的增加,还贷早已不是压力。
倒是职工宿舍所在的区域被规划成工业区,空气质量差,生活在这里的几乎都是暂时买不起房的外来务工人员,连个像样的餐馆也没有。
季经理在这种环境下住不下去了,不得不到开发区摇号买房。
虽然幸运地摇到了,但120平的房子,10年前只要36万,现在却要240多万,不但这些年的积蓄被掏空,他还背上了沉重的房贷。
理性投资的目的是让钱为人工作,而不是拿钱不断地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