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才是最好的成长增值期
文:张宗超
与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昨天去参加一个思维导图的学习活动,突然想起一些事。
暑假前,我在工作室和小晏交流,一个大一的女生,对英语学习特别感兴趣,谈到假期时,她暑假先不回家。
交流之后发现,她假期已经报名了一个四五千块钱的英语口语训练班的学习,她说假期回家也没事,恰好有空可以学习。
前天我给小林发了消息,一个大一的男生,问他到哪儿了,我知道他花了两三千块钱报了一个课,假期要出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演讲表达、情商等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
巧的是,我发消息是,他已经到昆明站,等候车出发,他说这次是一个人出去,虽然有些挑战,不过想到自己失去学习的,内心还是比较激动,最后,我嘱咐了几句,也就没有多说。
前些日子,看到好几所高校的同学,在考研群里交流,谈的是假期租房、学校图书馆是否开门等问题,都想着假期留校学习,认真备考。
同时,还有很多同学,也都一直在和我交流关于假期的安排,不少人都选择在外边学习,或做其他的事。都说回家早了没什么事,呆不了几天又想出来了,还不如先在外面锻炼一下。
想想当初的自己还是挺惭愧的,我大一时,哪有这样的意识,放假了都回家,不过还好,在上学期间到还有点“小聪明”。
上大学那会儿,虽然课不多,可我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周末两天,我一般只周六放松一天或一个上午。
平时放学,我只要是去某个寝室找同学,不用猜,大都在打游戏,我们寝室除了我都打,所以我融不进去,和舍友的关系很一般。在别人打游戏的时间,我一般都干嘛呢?细细想来,也还真不少,比如,看书、带团队、跑业务、交朋友、还报名参加了不少学习的课,等等,基本课余时间都在忙着提升自己。
我知道一个人成长是需要氛围的,既然寝室的圈子不符合我的要求,我就往别处寻。做的事多了,于是认识我的人,和我认识的人都越来越多,最后不少同学在忙活找工作和考试时,我的工作早已经妥妥的。
有同学曾对我说:“超哥,我发现你是咱们班里突然就成长起来的一个人。”我觉得他说的突然不是突然,是有一个过程的。
别人打游戏,我忙活;别人休息,我忙活。在别人看来,周末是用来休息的,在我看来,周末就是专门用于提升自己的。在别人看来,假期就是放松的,在我看来,假期就是专门有大把时间锻炼、学习的。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还来自于背后的努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分别一段时间后,就突然不一样了呢?这是因为每个人背后的努力都不一样。
我和同事开过的一个玩笑一直都还记得,当时她问我说:“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写文章?”我玩笑的回答说:“我把你打游戏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呀,哈哈”同事说:“哦哟,原来是这样的,好励志哟,看来我也要行动起来啦。”
有一个道理很明显,可未必真的所有人都明白: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从来不是靠表面上同样的努力拉开的。
你和班里一起上课的同学,真正的差距不在于课堂上的几分钟,而在于课后彼此是怎么度过的。
你和身边的同事真正的差距也不是上班时间段拉开的,而在于下班后彼此是怎么度过的。
你会发现,班里成绩好的人,课后是比你还要努力很多很多。成果比你好的同事,下班后是在不断的学习的。最可怕的是,别人在你面前嘻嘻哈哈,什么都好像不在意,背后却比你努力百倍千倍,而你还真的傻傻相信别人是真的傻,真的不努力,也许也只有你相信。
思维这东西,你可以控制它,我说的控制是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安排自己。
比如,不少人的意识里觉得,过节了,就开开心心的玩,大胆的放松,平时就不会注意过自己的情绪和心情;放假了,终于可以放松了,不用学习了,实际上很多人上学期间也基本都是处于放松状态。
你开不开心,放不放松,不该是节假日来决定,而是由你自己的安排来决定。你学不学习,也不该是由学校的校历安排,而是结合你自己的情况进行安排。
不上学不等于不学习,假期不等于不学习,如果你聪明一点,假期,你应该是换个姿势继续成长,这不仅是自我成长增值的最好时期,还是与别人来开差距的最好时期。
因为假期这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嗨,而你是背后努力的那个人,你都不成长、不增值,那就天理难容了啊。
文 | 张宗超
爱读书 | 爱写作 | 爱学习 | 爱思考
写人生规划 | 职场 | 自我成长的年青作者
“十分钟课堂”咨询微信 | 1207910681QQ | 21743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