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不管你有多爱孩子,你也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适当地吃些苦。
惯子如杀子,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长晚年必吃苦!
01
上海金山区朱泾镇,一个长得肥胖的女孩揪着一位环卫工的头发,路人不明真相,纷纷跑过去。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孩,是环卫工的女儿。
这位母亲已经离异,在上海的一家环卫公司工作,一个月也就几千块钱工资,勉强能够果腹。
而这位女孩已经结婚,有了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但仍然隔三差五找母亲要钱,这一次母亲没有钱,女孩居然对母亲动起手来了。
视频被传开,人们不禁感叹,“富养女儿,结果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这位母亲一定很后悔自己对女儿出手大方,百依百顺吧。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家长都抱着这样的心态:
我已经受了那么多苦,而且一直在穷酸的路上奔波,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受这些苦了。
因此,他们选择了“富养”孩子,他们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要让孩子过得体面。
对于孩子,父母们都抱着这么一种补偿心理:
家境不好是他们的问题,与孩子无关,不能让孩子受罪,所以会尽可能给他们吃好、喝好,以此作为补偿。
可是,父母这种“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会让孩子不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父母偏激地富养孩子,很可能会走向极端,让孩子变成爱慕虚荣、没担当、不懂感恩的“坏小孩”。
02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失的父母,能教育出贵子的,一定是贵门。
所谓的贵,并不是财富的多少,而贵在父母的胸怀,贵在父母的格局,贵在父母的教育理念,更贵在父母的言传身教。
如今的社会,在许多穷人家的父母,不让孩子吃苦,拼命将自己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时,富人却拼命想让孩子去吃苦。
董明珠从小就注重培养儿子吃苦的精神。
从小到大,董明珠没有用车接送过儿子一次,一直让他坐公交车回家。
有一天,董明珠等儿子回来吃饭,结果左等右等都不见儿子回家。
儿子到家后告诉董明珠,原来他是为了等一块钱没有空调的车,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
所以她的儿子从小坚强而自立,就连高考时也是一个人做准备,自己带上常用药以防意外。
长大后,儿子说:“妈妈能从零开始,我也可以。”
虽然母亲家财万贯,但儿子却是月薪只有五六千块的律师,开着一辆十万左右的小车,住的房子也是租来的。
成长之路上,没有捷径,父母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要还回去。
所以真正爱孩子,绝不是把他放进蜜罐里,而是自己去体味苦尽甘来,去独自探寻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在面对风雨时,也能毫不畏惧,静待风平雨静,守得云开见月明。
03
有句话说得好,现在不吃苦,将来准吃苦。
孩子学会吃苦,父母舍得让孩子吃苦,其实不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父母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吃苦,其实就是你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
其实,对待孩子家长千万不能过于溺爱,适当让他受点苦,才能让他成长得更快。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需要给孩子一些考验,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能替他包办好。
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能力,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真正战胜自己。
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在人生路上会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难,这些挫折并不是家长用物质条件就可以弥补的。
所以,请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成长,忍着一时的心疼,才是对孩子更负责任的爱。
从小让孩子吃苦,并从中思考苦难的意义,汲取战胜苦难的智慧,让孩子吃苦吃得有意义,家长晚年才不吃苦。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