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极其难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词汇还不够丰富,脑子里对万物的关联都还比较生疏,写点什么越发难。然而,怎么克服掉这个困难呢?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修得一支生花笔”一节中,作者尹建莉只给出了两个字:阅读。
01 重视阅读
妈妈尹建莉为了培养圆圆阅读的好习惯,从她一岁左右就开始天天讲故事。圆圆一开始也许听不懂,但是她喜欢听。等圆圆稍微大一些能听懂之后,就不断的要求妈妈给她讲故事,每个故事都要一遍一遍的听。不管圆圆要求多少次,妈妈从来都不拒绝。
从圆圆多次要求妈妈讲故事,妈妈从不拒绝,单从这一点来看,多少妈妈能做到这样?很多妈妈自以为是妈妈,对孩子吆三喝四,没有一点耐心,还让孩子无条件的屈服自己,不能法抗。我的一位亲戚,对孩子太过严厉,毫无耐心,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离家出走。可悲的是,这位亲戚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有问题,只是一味的骂:“孩子不争气!”所以,培养一个素质尚好的孩子,父母的素质各方面尤为重要
圆圆在高考时,语文能得到140分的好成绩。妈妈尹建莉把它都归因于阅读带来的好处。然而,很多妈妈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都忽略了阅读的作用,从而他们更热衷于把孩子送到课外班,去学各种才艺。这是非常错误的。孩子的阅读不但要开始早,还要足够多。
02 作文辅导班的坏处
关于作文辅导班,我自己没有上过,也没听认识的人上过。但是,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拆解过写作文,把写作文弄出一些思路框架,用常规教学中常用的强制方法,填词造句。这种方法,想必和作文辅导班的做法是一样的。
作者尹建莉说:上完辅导班之后,孩子的作文还在原地踏步。这说明,离开了阅读谈写作,是不行的,没有足够的词汇和句子来丰盈孩子的头脑。
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们写作文。
03 语文教育中的纰漏
作者尹建莉还提到了一个现象:现在语文教学,不敢跳出课本的框框,教师和学生都花大量时间、精力对课文和句子进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老掉牙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
我不太清楚现在语文怎么教了?但是,我小时候,语文学习,开始新的一课时,首先,读一遍,进行分段,然后自己写下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最后,老师再告诉你一遍答案,并且背过。我那个时候,被这些给整死了。整天,时不时就让你背一背这个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既枯燥、乏味,又刻板的不能出错。这真是一片学习的灰色地带!
作者尹建莉对这个现象评价说: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
THE END
声讨了很多年的应试教育,依然在应试。也许,选拔人才得有个标准,应试是这种标准中最快捷的方式,所以,不会轻易废除。那些让我们不敢苟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旧存在,依旧残害着孩子的时间以及心理,但是,尽量的用正确的方法多引导他。让他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最合理的正确状态,不要错上再加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多读书,那么写作文自然不会发愁了。是啊,读书短时间内,可能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方法,是真正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