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期待,伴着忐忑,登上了前往西安一的飞机。
经历四个多小时的航程,终是抵达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踏入了文化积淀深厚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它用葱茏的绿和浓厚的书香涤荡了我浮躁的心。
缘来是你
我来了,陕西师范大学!报到、就餐、见面会。终于见到了线上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遗憾的是在“社区”里那么熟悉的名字和面孔,在众多人里,能叫出名字,人与名对上的竟没有几个。不过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成为学习的伙伴,成长的益友,相知的家人。
阳光帅气的美男和温婉知性的靓女组成的“基金会”工作团队,让我见识了“基金会”的活力。开朗的一舟;温婉的徐姗;闻名以为是女生,实则是帅哥的郑菲;说话不愠不火的上卿……用他们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的“才艺展示”小开场,民族的、地方的“随便唱”,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暖心的鼓励,扫除了长久以来裹在我们心头的紧张;细心的叮嘱,耐心的答疑,给我们以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进教室时是忐忑,出教室时是愉悅。
抓住机会,珍惜缘分,放下牵绊,享受成长!
有你才精彩(一)
爱笑的王欢老师,大大的拥抱,留给我的是不会因时间而降温的温暖;面对面、手拉手,让我走近伙伴分享了路永俊老师的故事,透过故事,窥到他高贵的灵魂;董平老师参与表演的心理情景剧,对比感受,让我认清自己的身份、作用;技巧分享,让我知道了,教育孩子,老师不能只做口巨人,还要做行高标,用肢体语言传递鼓励、信任和爱。学会倾听,给予回应;学会鼓励和批评,巧做“汉堡”。老师详细的“班会”指导,却被我们做的面目全非,没有可执行性,才知班会亦要做细、做实,才能防止“流产”。轻轻的在伙伴的手腕系上一条丝带,轻轻地对他(她)递上一句祝福,这“轻轻”中饱含的是深深的祝福、真诚鼓励。
为人师者,请牢记:用心的陪伴,真诚的鼓励,积极的期待,良好的引导,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把掌管自己人生的方法教给孩子,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的生活,美好的人生。生活态度,决定生命质量。
有你才精彩(二)
大男孩杨艺斌老师,用玩的方式,让我们在乐中思考,在乐中收获,在乐中成长。虽我们的橡皮泥作品有些粗拙,但我们却对自己的“沙漠神驼”越看越爱;虽我们的情景再现表演并不完美,但我们却回味无穷;虽仅一个“啊”的表演,我们仍群策群议。不因别的,只因我们是一个团队;不为别的,只为成长。
有你才精彩(三)
徐珊老师别具一格的活动设计,用潺潺的水声,引领着我们回头看了来时的路,也展望了将要走的路。一路欢歌,亦有辛酸作佐料。一个小小的纸飞机,承载了一段故事,更承载一段人生;放飞了自我,也放飞了梦想;收到的是信任,读到的是真诚。一个词的祝福,不但是送给别人,亦是送给自己。说出来是鼓励,道不尽的却是牵挂。幸在,一路无论伴血伴泪,我们仍不忘初心,坚持前行,执著前行!
精彩源自用心
陈丹老师领着“玩”了一天,让我不禁羡慕小学老师,竟有了到小学教一遭的冲动。所以在学习反馈中,大多数老师谈到的是具体环节的收获,我则谈的是我作为一个学生参与活动时的感受,带给我这个初中老师的思考。
(1)玩是为了更好的学,游戏是师生、生生感情联结的媒介,有感情的课堂才有温度。
(2)唤醒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的,才会是最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3)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手、脑、感情运用的交替性,场景运用的多样性。保证学生不倦怠。
(4)每一节课的成功,都不是随意即可的。陈丹老师的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看似是变着花样玩,实则不着痕迹中处处是教育。想“玩中学”,这需要老师课前做足“功课”。
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幸福,让他(她)的人生有意义。按陈老师所授之法进行教学,你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我们这些“大孩子”今天不是已感受到幸福了吗!
心中有生,脚下有路
龙宝新教授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为惧怕改革、困于教改的我们铺设了一条“捷径”。
龙教授用洪亮的声音,顿挫的语调,有力的动作,渊博的学识,扎扎实实的给我们指导了在课程改革中如何上好一节课。
首先,龙教授讲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四十刚出头的他,从一个乡村小学教师成长为陕师大的教授、副院长的历程对我们而言是励志故事,他告诉我们小学教育磨练了人,上好课是老师站稳脚跟、对国家教育作出贡献的根基。通过芬兰的教育,陶行知给鸡喂食引起的教育话题,自己幼年放牛的经历三个事例,告诉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查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让学习在课堂中发生,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咨询师。课堂的生命在于互动。
其次,龙教授讲了课改就是改课,改人,改文化。那句:改革的风险在于失败,但不改的风险在于灭亡,值得我们去深思。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龙教授讲的高效课堂的“效”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我常常也在思考,但多年的这个困惑没有得到解决。龙教授告诉我们高效的课堂在于学,不是老师的讲,与教学工作量成正比不在于教师的工作量,而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学习量。学生的学发生有三个条件,想学,会学,能学,要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教学的中心不是教师,而是心中装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心中有生,脚下自然有路。
“一天进步一小点,半年前进一大步,三年成名师“,有了这样明晰可行的策略,还会苦于教一辈子也没教出名堂?
用心育心
萌萌的朦朦老师,让我们置身开放的自然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65人的画,内容虽各异,但传达的信息却有一个共性——做学生人生路上的陪伴者、支持者、引领者。
一个深情故事,一种教育情怀
至到上场前,各个还紧张得寻求同伴的安慰与鼓励的乡村教师,在上场的那一刻变得自信满满。或舒缓或激昂,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展现的是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
难忘的瞬间,不舍的情谊
课间小憩时, 手指操、地方小调、欢歌劲舞,不但舒缓了紧张的神经,更让一张张面孔变得熟悉而亲切。
再见,是为更好的出发
朝夕相处多日的伙伴们各自踏上归途,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用耐心、爱心、慧心,静待花开。来时,是忐忑和期待;归时,是感动和收获。不虚此行,不负此生,是感受,更是祝福。
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