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每每住酒店就心旷神怡,为什么?因为房间里东西很少,看着舒服。

一回到家,看到到处都摆着东西,虽然很多都是自己喜欢的,但太多了,也觉得憋闷。

打开手机,发现128G的内存也几乎都被占满了,虽然照片时时上传、清理,没占多大空间,但其他APP和APP里的各种资料都是满满当当的,再大容量也顶不住乱存杂七杂八的资料。

打开微信、QQ,各种群信息扑面而来,我也不知道为啥进了那么多群,虽然也经常从一些不关注、对自己来说没意义的群里退出,但总会舍不得这个群舍不得那个群,最终落得哪个群都没办法时时关注,只能偶尔得空看一两个群里最近的信息。

回家再看电脑里,也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躺在硬盘里,虽然觉得删除可惜,但放着很多资料几年都不会翻看过了。

再看书柜上的书,满满的,很多书自认为很经典,可惜太多眼花缭乱,反而没有心境耐心翻看。

因为大书柜已经放不完了,家里角角落落也堆着书,这些都是我需要的吗?但要丢掉的话又觉得很可惜,想着自己有一天还是会用心看过的。

打开衣柜,也是一堆堆衣服挂着、收着,其实每一季来来回回穿的衣服不多,但就是要全部都收着,想着啥时候心情好,那些打入冷宫的衣服也可以穿一穿换换心境。

淘宝里依旧一堆堆正在往家来的货物,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买买买,其实当初买的时候,总觉得这件东西非要不可,好像不买就会降低生活品质一样,但实际买回家用一下就闲置的太多太多了·······

打着“断舍离”口号要把家清的很清爽,这种想法已经想了N年了,但就是没办法真正动起来,因为每次清理物品时总会觉得这样是需要的,那样也是需要的。

这是病,得治。


去除对所有物的执着,把不需要的事物去除掉是目前的需要,看了看阻碍这个意图的能量百分百来自于意识层面。

当把这个障碍中两个内近、一个远观去除掉的时候,再想想那些不舍,好像都不算是什么了。

去除掉一些对“不需要”的执着,我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不需要”。

比如我们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应酬、不需要太多身外之物、不需要干扰性情绪、不需要越界过多干涉他人的事情、不需要过多让我们感到烦扰的事物、不需要过量的食物、不需要太过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需要说太多废话、不需要………

实在太多不需要了,但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聚焦在自己的“需要”上,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不需要”。

我想“断舍离”、“不持有的生活”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不需要,聚焦在“不需要”上,不断的精简、简化生活,让自己的心变得简单再简单一些。

回想我们在物质、想法并不丰富的时候,内心的富足感、幸福感并不会因为拥有的外显物质而减少一分一毫,或许比现在拥有大量物品时更加处于单纯而简单的喜悦之中,可见拥有得少就是多,当外在拥有和关注变少时,我们就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内在与身体感受上,内在与身体感受会更加精微细致,我们会感受到在外显世界感受不到的平和、喜悦与富足。

有一种需要就是让我们看看身边不需要的人事物,行动起来,不断去做减法。

相信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些“不需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处理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需要关注的人事物上,拥有更加舒适自在的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孩子开学了,小鸟飞走了,新的学期开始了。 新的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成了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课题。本人拟就此问...
    老继杂谈阅读 345评论 0 0
  • 今天学习了新的程序,新的内容。虽然还是有些听不懂,我希望能够讲全语法,能够理解,每一段语法,下午依旧不知道干些什么...
    庞爽阅读 237评论 0 0
  • 当你和就在罗马的人开电话会议,就是说她们在建设更好的罗马途中,而我们还在想怎么才能到罗马,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howardzou阅读 526评论 0 0
  •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出去玩,我们早上起的很早,所以到达公园时,那里零星几个人。出门前,姨说:“多穿点,别冻着。”我穿了...
    雨忆半阳阅读 1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