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巽、为风,表现的是风在水的上面,水遇风则涣散,所以称为涣。
王假有庙:君王到宗庙前祭祀,以凝聚天下人心。
译文:涣卦,亨通。贤明的君王在宗庙祈福,有利于跋涉大川,利于坚守正道。
按卦变理论,下体坎本是坤,上体巽本是乾;乾的初爻来居坤的中位,坤则变成坎,而坤的中爻填补乾的初位,乾则变成巽。有天翻地覆,阴阳转化之形,故涣卦也强调主导力量的转化规则、观念的变化。
初六,用拯马壮,吉。
译文一,借用强壮的马去远方,吉利。
译文二,初六,洪水到来骑马避害,吉利。
(两个版本两种译文,我也不知道哪个更妥贴一点?)
“初六”为阴爻,它处涣卦之初,洪水刚到,此时奔跑生存的机会很大,但是“初六”本身阴柔,无力自救,只得借助外力,骑马而奔,因为逃得早,又因马快,所以最终安然无恙。而此中快马,喻示的正是紧邻的“九二”、“初六”上承“九二”之刚,当然获得吉利。
(这样看,译文一是单从字面上解释,而译文二是从自然现象上解释的,还是译文二妥贴些)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九二,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屋基,不再悔恨。
“九二”为阳爻,但它阳居阴位,逢洪水袭来的局面,虽然有阳刚之力,却无保家之法,只好急速离开危境到安稳之地,不过此时他并不感到失落。因为洪水一来,恰恰一扫旧居。使他可以重建家园获得适合自己心意的环境。
六三,涣其躬,无悔。
六三,洪水冲到身上,无灾无悔。
“六三”乃阴柔之质,处位不中不正,有私己之念,本该有悔。等它居于阳位,应于“上九”,有去其私心、忘身救人之象,因此在洪水冲来之时,还想着外面的百姓,从而消除了导致后悔的错误,所以能做到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六四,洪水冲向人群,人群跑向山丘,大吉大利,洪水冲向山丘,那情景平时难以想象。
“六四”居阴得正,上承“九五”。这就像一个有远见、会领路的人,在洪水到来之前能够指引大家往高处奔跑,洪水冲向人群,使之聚集到山丘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凝聚群众,改造社会的机会,因而他又是大吉大利的。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九五,洪水滔滔,人们奔走呼号,洪水涨到王宫,结果没有灾祸。
“九五”为阳爻,虽然在洪水之中,但因为处于尊位,又受“六四”“六三”的支持,所以安然无恙,实际上,此爻同时还暗示洪水来时,只有最高领导的位置不动摇,才能够发号施令,统一认识,拯救于危机。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上九,洪水的忧患消除了,但要提防灾难重现,就不会有灾祸。
“上九”为阳爻,又居涣卦之极,其意为经过各爻的努力,大乱达到了大治,大散达到了大聚,故“上九”能够离忧出 惕,远离伤害而“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