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郭麒麟和李雪琴的不麻烦人处世哲学上了热搜。
在新一期的《五十公里桃花坞》,陈陈陈走进来喊郭麒麟帮忙搬东西。
事后郭麒麟和李雪琴聊了起来,郭麒麟对李雪琴说:“刚才发生的事像不像一朋友,就是那种平时跟你没有什么交集,但有事就会过来找你帮忙。”
李雪琴听完表示非常赞同,还调侃道:“我们俩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别人想用就直接扫码,用完直接丢在一旁不问不管。”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一个处世共识:我不麻烦你,请你也别麻烦我。
节目播出后,很多朋友也表示认同,最讨厌那些没事老找你帮忙的人了,浪费自己时间,最后还不讨好。
但其实,有时候,朋友间的友谊、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曾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是让别人来帮你。”深以为然。
就像小时候在老家,邻居们都是相互麻烦,相互帮忙,邻里关系也是和睦友爱。
其实,朋友之间也是一样,你麻烦我一些小事,回头我也麻烦你帮忙。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
但很多人会说,我就不喜欢麻烦别人,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
其实这种人就是麻烦哲学的人。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怕麻烦别人,实际上,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对方,也活生生斩断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但愿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但愿我们都能走出孤岛,伸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别人,也尽情地被别人拥抱!
1.适当麻烦、依赖他人,能促进彼此感情
我们有时候要学会麻烦、依赖身边人,才能增进感情。
就像夫妻过日子一样,如果一方总是很独立,什么事都自己完成,完全不需要另一方帮忙,那么日子久了。对方会觉得另一方是不是不需要自己,或者不信任自己?两人也渐渐产生隔阂了。
但也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对方。就像有些人,结婚生子后,什么都完全依赖自己的丈夫,经济依赖,精神依赖,最终完全丧失自己的生存能力,那就太不值得了!
专栏作家丛非从说过:“一个只想依赖不想坚强的人,是不健康的;一个只想坚强不想依赖的人,也是不健康的。”
是啊,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一个坚强的,同时又没有丧失依赖他人能力的人。
2.在人际交往中,想要别人喜欢你,就去麻烦他帮个忙!
1736年的某一天,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的议院发表演讲。一位议员完全反对他的观点,于是也发表了一篇演讲,十分激烈地批评了富兰克林。
这让富兰克林有点措手不及,但他又想争取这位议员的认同和支持。
怎么办呢?
他无意中打听到这位议员的家里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图书。于是,他用十分恭敬的语气写了一封信,厚着脸皮向这个议员借书。
没想到,这个议员竟然同意了。一个星期后,富兰克林还书时郑重地向他表达了谢意。
几天后当他们再次在议会厅见面时,富兰克林是这样描写的:“他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以前从来没有过),后来我们谈话,他还表示,任何时候都愿意为我效劳。”
从此,他们化敌为友,终生保持着友谊。
从这一段经历,富兰克林得出了一个结论: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渴求心理,别人来麻烦自己,说明自己有价值。
所以不要觉得,麻烦别人,请别人帮忙,就是给他人制造麻烦,其实他们更渴求这种被麻烦,被认可的行为!
但是呢,也不是让你什么事都去麻烦身边人,而是要讲究分寸感!
在一些学习圈子里,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词,叫做"为知识付费"。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从一些大咖口中获取到一些有用的干货,最好的办法就是为知识付费!
毕竟谁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别人也没有义务去做你的免费咨询。
所以,麻烦他人不是什么事都麻烦,也不是把别人当成免费工具,占人便宜。而是麻烦他人,最好要给予回报,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请尽量用钱解决,只有这样,你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才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麻烦,是对良好关系的滋养,“麻烦”是人际关系的互动,只要“麻烦”得当,这种互动就是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