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我也感觉到了生活的恶意,这个恶意不是来自于生活本身,而是组成生活的某些个体。
是的,我们都已经不是孩子了,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准确的说,应该长大很久了。其实,“我们都已经不是孩子了”,这样的话,都不该说出来,这还是孩子的口气。。。
是不是孩子,不是靠你自己去说,而是生活的每个人都会对此有所评价,但这样的评价你是没机会探知的,这是一个问题。
有了这个定位之后,别人便会以此标准来评价你,如果做不到,那就是负面的评价,这是第二个问题。
自己的小宇宙其实是蛮和谐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再有人对我指摘,有所指摘的都会明面说出来,比如我的小叔,那天见我凌晨一两点微信步数走了很多,早上便打电话过来了。再者,有问题,妈妈也全为我挡了出去,有什么事情,都是“有我们,你们不用管”,替我们拿的份子钱,有些我们都不知道,这都让我很舒坦;当然,也限制了我这方面的感知,让我无所顾忌,我行我素。
但是,在这边,情况有所不同,虚与委蛇之间,打着哈哈就能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将你挑翻马下。事实却也如此,与别人的付出相比是少了点,家长远在外地,话语权比较弱,晚一辈的现实也丝毫影响不了各路攻击,让我们疲于接收着各种评价。
我是无所谓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期寄、不活在这部分人的评价中,那么他们的评价自然也无足轻重,那么在这边做起事来,自然不再束手束脚,能做到按照自己想的去办。
但另一位同志还有所不同,虽然对他零星的谈了自己的做法,他仍然深陷其中,战战兢兢。这也让我慢慢感觉到了生活的恶意。
永远不能陷入别人的评价当中,树立好自己的的目标、道德理念,并为之不断奋斗,在这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切都会迎刃而解;陷于其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忙于应付,这不是办法,也永远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狗咬狗,咬赢了、咬输了,也改变不了是狗的现状,于现状无补。
给予敌人最沉重的打击永远是远远地超越他,忽略他。
这不是逃避,是抓住本质,给予其颠覆性的打击。
要找到自己深耕的领域,成为自己,获得话语权,头脑中的美景才有机会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