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在中国诗词大会盛行之际,也辑录几首元宵的诗词吧。元宵是上元节,是古代的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上街赏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最著名的算是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记得去年的上元夜,街上的花灯闪亮如白昼。而你我相约在月下,黄昏,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时光。昏同婚,是男妇立信交心之时。月挂梢头,见证你我之情。
一年后的今天。还是那轮圆月,仍旧挂在那棵树梢。可是,去年的誓言却随风而去,不风踪影。孤独的月,陪着孤独的我,尘世繁华,恍若经年。唯有泪千行。
我们的记忆往往是有选择性的,只记住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其实下阕的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点出了相思之苦,那样的热闹之后的冷清,更是让人无法承受的。有人认为这是朱淑真写的,确实道尽了一个女子的相思之情。与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有得一比。
由此想到了李清照的那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夕阳西下,黄昏的云彩也合拢了,守望夕阳,当归的人儿呢?杨守柳岸,笛声幽怨,春寒料峭,为伊消得人憔悴。
忽觉今是元宵,天气还好,心中风雨,外面晴好。好友来召,对酒吟诗,原为所爱。诗酒添愁,不忍触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还记得当年,偏爱这三五上元,盛装袭人,捻金雪柳,花容月貌,正是年少佳人。而如今,风霜雪鬓,日晚倦梳头,人比黄花瘦。怕出去,人多更显孤单,还不如,躲在帘下,听风听雨听人笑语。
佳人迟暮,世情冷暖,如强风暴雨般摧残着她,零落成泥碾作尘,这样的女子,太让人惊叹!
盛景之壮更显人之孤单,那晚的夜灯,那千门万户的热闹,那三百人的壮阔歌舞,如何能填满我心中之冷清?
唐代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千门、万灯、三百人,更多些,更响一些吧,更热闹一些吧,连天公也跟着起舞和曲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儿,唱一曲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真怕,舞后的清寂。
且归愁思,拾掇潇洒唐公子的洒脱:
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有如现代的R&B节奏,诙谐有趣,春天、花灯、圆月,一起飞舞这个节奏吧,这才是元宵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