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人正在参禅悟道,一世人前来拜访问修人:人活着为什么很累?修人用手抖了抖衣袖上的灰尘,轻柔地说:看见衣袖有了灰尘,就应该抖落,而不是胡思乱想制造病苦。人活着有很多烦恼,这是必然呈现的。有了烦恼就应当积极看待积极应对,而不是焦虑压抑萌生苦恼。世人听后为之触动。于是他接着问:比喻,固然在理,那如何解脱这些烦恼呢?这时,修人抓起一大把茶叶,丢进茶壶插上电源令其久久煮沸,然后把煮好的茶水倒一杯递给世人品尝。问:味道怎样?世人皱起眉头说:大师,十分苦涩。修人微微一笑说:是啊,因为我抓起的茶叶太多,又久久煮沸,煮出来的茶水当然苦涩。世间之人之所以有太多烦恼,就是因为想获得太多反倒十分劳累,就像这杯茶水一样,因为有了太多茶叶又久久煮沸当然就会呈现十分苦涩的味道。
修人问世人:这么苦涩的茶水你是继续喝呢还是倒掉?世人看了看茶水说:大师,倒掉可惜了,不倒掉又那么难喝,我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修人看了看世人,突然端起茶水一饮而尽。世人纳闷大师:您怎么一饮而尽不怕苦涩么?修人笑了笑说:的确很苦,但我必须喝下别无选择。因为,它是我亲自酿造的,所以我必须面对不能逃避。但我知道这次一饮而尽的苦涩,让我懂得了下次泡茶一定要酌情拿捏不会久久煮沸,如此泡茶我就会真正品味到茶的淡香。人生也是这样,有了苦恼,莫要逃避,更不能胡思乱想自暴自弃,而是要,冷静看待积极应对,学会观察懂得放手,久而久之你的人生定会如茶一样般的清香。
此时,世人热泪盈眶叩拜大师说:大师,我懂了,我知道该怎样活着才是幸福,感恩大师。
修人安详点头闭目继续参禅悟道……
徒问:师父,世人为何不修道,总是沉迷名色?
师答:世人心迷,嗜好酒色。迷於酒色,自然沉沦。不识酒色生死之道,不知心迷轮回之路。被贪欲左右,不能左右贪欲所以总是沉迷不得解脱。
徒问:师父,有世人明於此理,为何也不修道?或能修道为何也是沉迷名色?
师答:若真明理不应沉迷名色,若以为明理而沉迷声色不应说明理实非明理,所以不能修道,因明理是障非真明理故!即便修道也是不明徒增知见於道无意。
徒问:师父,为何修道之人不能解道反被道左右,是何缘故?
师答:修道之人不明道法真实之性,犹如驾驶一辆超级跑车,因不懂跑车性能盲目加速所以车毁人亡,丧其名车也亡其命。
徒问:师父,道法真实之性是什么?_?
师答:道乃虚静,混沌之处便是明净,一切万物於此萌生,顿然呈现。若道寂静,则一切寂静,虽有万物,不堪为生。能如此解道者,修也能解,解於修道即是道法自然。自然者非道法,是道虚静万物为生所以道法自然。这就像驾驶一辆超级跑车,懂得跑车一切性能不离自心真实技术,此自心真实技术正是寂静虚无之性,所以堪能演绎道法不失道性。
徒问:师父,苦从何来?
师答:苦从虚无来也於虚无无。
徒问:此话何解?
师答:无风不起浪,虚为浪生,实为风起。风起为阳实为阴尘。尘者动摇,阴为苦相。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所以,苦为妄动不与道成所以世人总是轮转。若心虚静不与妄合即是虚无道之本然。
徒问:师父,三摩地中,圣境光明,是何缘起?
师答:三摩地中圣境光明,是识作用幻成净觉实为业相不成道智,所以三摩地中圣境光明,缘於净心顿发尘爱,故成此境非正三昧所以不真。这就像一块豆腐柔软清香,其软之性其香之味缘自豆体石磨作用而成。若有豆体无有石磨不能作用,则不能呈其软香之味溢满空间。
徒问:师父,聪慧之人为何多难?靓丽之色何故早衰?
师答:聪慧之人不聪慧心所以多难,难在自我不成本然。靓丽之色不靓丽体,所以无常不能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