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都21世纪了,尽管股灾都好些次了,恋爱中幸福的捷径其实还是简简单单找个好看的扑倒。”
这话是我喜欢的一个男人,冯唐说的。作为众女生心中的男神,大家都认识他,在这里就不做人物介绍了。
冯唐在《无所畏》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大姐在饭桌上和他聊天,说犯愁极了。
这位大姐在商场摸滚打爬三十多年,吃了很多苦,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来没有愁过。冯唐奇怪什么事能让她发愁?
她说,她女儿恋爱谈了一个又一个,每次找的都是帅哥级男生。
而且女儿直言,谈恋爱的标准就是对方长的好看。
女儿好色这件事,把她“愁死了。”
按照正常的三观或者逻辑,冯唐应该和大姐一起愁,哎,这孩子怎么能以貌取人呢?要知道爱情可是奔着婚姻去的,万一这个好看的男人,内心里很不堪怎么办?
但是冯唐却说,如果他有一个女儿,衣食无忧,一定会劝她,找个赏心悦目的男朋友,其他都是附加条件。难道还有比好看更重要的条件吗?
冯唐分析了有钱,教育背景等因素,又列举了爱情的三个阶段。
关于钱,对于温饱线以下的人,实在是重要。这里不谈。
我们界定条件为,第一,不愁吃穿,就是在正常的需求面前不差钱。
第二,对象所在的那个群体里,基本都受过大学教育。
那么,剩下一个条件,就是看起来赏心悦目了。
因为好看才能达到爱情中的相看两不厌,哪怕激情已过。
我喜欢冯唐不仅仅是因为他好看,还因为他的文字总是直抵核心,果断干脆,干净利落,读来酣畅淋漓,痛快至极。
他自己也说自己写作的特点就是直接,不装,这是理科生写作的优势。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他的拼命。
他在麦肯斯工作了9年,华润集团任职整整5年。他平均每周工作时长平均80个小时,每两三天飞一次。
他说他欠老天十部长篇小说,已经完成了6部。杂文不算。
如此忙碌,还能写作?
有人质疑他写作写得这么好,干吗还要上班?
他说,他喜欢压榨自己的感觉。
飞机上,枕上,厕上,酒后……这些都是他的自由时间,
在他的这本《无所畏》里,他开篇写的就是油腻,从油腻中年猥琐男到油腻的青年。
有人说,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这其中就包括油腻了,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都有激扬文字的梦想,闪烁着火焰眼睛,对未来,我们就像一头饿着肚子,跃跃欲试的猎豹。
当大学毕业,青春散场,我们习惯了朝九晚五,习惯了撑不死饿不着的工资,习惯了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不知不觉就油腻了。
冯唐给出的药单是:不想油腻,就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呆着不动,不要停止购物,不要脏兮兮(尤其是女生,包括男生),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我觉得油腻,最大的特点就是失去了拼劲,激情和动力。开始喝平平淡淡就是真的鸡汤,开始安慰自己享受平凡可贵,以让自己在舒适区里呆的更舒服。
当有人说,慢一点,感受生活的美好。其实,是他已经拼尽全力生活过。
当有人说,钱,只是个符号,够用就好。那是因为他曾在工作上每周工作80 个小时以上,吃过很多别人不知道或者没看到的苦。
如果你不曾竭尽全力,就不要抱怨自己得到的不够多,更不要对自己的油腻假装看不见。
生命就是体验,体验是个动词,是需要我们用每一分钟去做丰富生命的事,然后才有体验。
不努力,每天只呆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不行走,不读书,不做事,怎么会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