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是什么
自控力其实并不是主观态度,它与大脑和身体密切相关,可以概括为三分天下,两虎相争,一个指标。意志力实际上是由大脑前额叶的三个区域的能力构成,是自控系统对冲动系统的比拼。
(1)三分天下:前脑额叶的左侧部分主要是“我该做”的自控力,比如当我们不是很想写作业的时候写了作业;前脑额叶的右侧部分主要是“我不要”的自控力,比如控制自己饮食的时候拒绝吃甜品,或者在该学习的时候不去玩游戏;前脑额叶的中间部分主要是“我想要”的自控力,这一部分和自己的长远目标有关,是对未来的考量和对更好事物的追求。
(2)两虎相争。其实我们的大脑除了前脑额叶这个自控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天生的冲动系统,前者是我们为人才有的,后者是我们还不是智人就有的,其实就是黑马和白马,他们的目的就是及时行乐,冲动来了就要发脾气,美食来了就要吃,怎么舒服怎么来,它源于各种各样的本能行动,是亿万年进化之后的结果,而前脑额叶的产生距今也不过几百万年。冲动系统的座右铭是及行乐,而自控系统的座右铭是深谋远虑,这不就是活在当下和活在未来吗?只不过后者会让我们更加积极去锻炼自己的自控系统,强化“我想要”的那部分力量。
(3)一个指标,心率变异度。即上一刻心跳和这一刻心跳的差异程度。心率变异度越高的人自控力越强。试想一个这样的场景,上一秒我们掉进了一个充满老虎的屋子里,我们会高度紧张,心跳加快,随时战斗或者逃跑,同时警报系统会在自己的大脑里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阻止专门思前想后的前额叶发挥作用,因为这个时候任何的迟疑都有可能落入虎口。可当我们从老虎窝里逃出来,进入一个充满蛋糕和各种高热量但很好吃的食物的房间,这会是一次愉快的享受还是一次可怕的挑战呢?我们曾经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发誓要管住嘴,这个时候我们的两个自我就在吵架,一个是“我要吃”,另一个是“不能吃”。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痛苦,这种内在冲突带来的紧张感,让我们的大脑又拉响了警报,不过,这个时候危险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及时的欲望对长远目标的威胁。而只要一产生紧张感,大脑就会拉起警报,因为过去的时候根本不会存在这种纠结,有吃的就很好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里食物是天然的奖励物,所以紧张只会让心跳加快与此同时大脑误以为这是陷入绝地了所以关闭了自控系统,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心率变异度不够高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去及时行乐。所以心率变异度是非常重要的。心率变异度可以反映意志力的强弱。
哪些因素会削弱意志力
(1)任何一种成瘾行为,都会削减前脑额叶的功能,不管是运动成瘾,还是酗酒、抽烟还是色情片成瘾还是吸毒,都会削减我们的意志力。(2)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人们的意志力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弱,这就是为什么晚上的时候容易失控,容易跟爱人发火,容易玩更多的游戏。(3)道德许可会削弱意志力,当我们做了一件我们认为好的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可以做点坏的事来放松一下。比如我们从虎口逃生之后更容易吃点甜品犒劳一下自己。高尚其实才是卑鄙的通行证。当我们用道德给每件事贴上好坏的标签的时候,当我们把事物二元对立开来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这种境地——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我们会让我们觉得自我感觉良好,所以放松一下也无所谓,这其实就是“道德许可”导致的失控。更可怕的是,不仅实际发生了好事情,会让我们得意忘形,而且假设自己做了好事,或者想象未来做好事,都会让我们掉入道德许可的坑里。比如我,很多次破戒前都会觉得“反正以后还有很多年,我这次破戒然后一直戒色成功那我也是很厉害的啊”,然后就破戒了,然后就反复破戒了,这其实就是想象到了未来可能会做好事从而让我们掉进了道德许可的坑里。所以,任何的“这次先xxx,下次再改”都是“到的许可”导致的失控。一切给我们带来良好感觉的道德标签,都容易造成失控。比如节约是好的,所以年年双十一都剁手;比如环保是好的,所以当我们在手机里种了一棵树之后更容易在现实中踩草坪踏出一条路。——自我感觉良好会让人失控。(3)同样,自我感觉糟糕也会让人失控。当自我感觉糟糕的时候会触发我们的“恐惧管理”机制,会导致破罐子破摔。这跟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大脑不仅想让我们身体上安全还想让我们心情愉悦,所以当心情低沉的时候大脑会告诉我们“吃块糖,别不开心了”。表面上,自我感觉糟糕很容易让自己失控,其实是大脑为我们的身心安全操碎了心。(4)“镜像神经元”,我们很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然后做出即便很有可能威胁到自己长远目标的举动。当周围人都在玩游戏,自己就更倾向于玩游戏,当周围人打哈欠我们也会打哈欠,当周围人被打针,我们看到的时候竟然也觉得有点“疼”。镜像神经元是一把双刃剑,知道镜像神经元的原理之后,可以积极利用——想习得任何一门技能就和掌握这门技能的人做朋友,或者接近他们。比如对我来说,在实验室学习就一定比在宿舍学习要好。
培养意志力的方法:
(1)在某一小而合理的方面的放纵,会让我们在其他方面自动变得自控起来。
(2)强身健体:运动、坐享、呼吸训练、睡眠。睡眠质量很重要,规律作息也很重要。
(3)“感觉良好”的“道德许可”是削弱意志力的第一杀手,所以我们要采用“去道德化”的对策来应付他们。当我们让自己站在道德高地的时候,通常有一个潜意识的想法:冲动自我才是真的我,而我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去做了更好的事,所以我感觉良好。比如我在学习没玩游戏,我就觉得自己很好。但这相当于只认可冲动自我是我,而不认可自控自我其实也是我。所以那些事,不管是善良的事,还是学习,还是锻炼,其实都是我想要做的事,这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要知道,学好习是我们分内的事,锻炼身体也是我们分内的事。这样就可以避免激活失控自我——我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做我自己。
(4)如果还是破罐子破摔了怎么办呢?自我原谅。自我原谅会避免我们心情糟糕啊,而自我原谅是基于两个事实——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接纳自己是一个残缺的人。既然自我感觉糟糕会激活大脑的自我补偿机制,那么原谅自己就好了,这其实就是抱持。你看,当我们做的好的时候认可自己,认可的意思不是夸赞不是鼓励而是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自己。而当我们做的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其实就是自我原谅。
(5)驾驭冲动,当冲动的念头出现的时候,不去躲避不去斩断,而是花一分钟时间去想想这个想法,去感受去体验去流动,而行动上还是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6)靠近自制力更强的人,所以当我学习的时候:实验室>图书馆>宿舍有人>一个人在宿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