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秋雨一层凉”。
立秋后,天一下子就凉了,下午抱着被冻得冰凉的脚脖坐在窗前,听着雨点滴滴嗒嗒地打在四处的雨搭上。
这样的天气如果去博物馆参观,人很少,寂静,也是一种享受吧。
这些年,博物馆免费开放,对平民百姓来说是莫大的福祉。以前觉得高深莫测的场所,今天终于有机会踏入一饱眼福,实在是开阔眼界的好去处。
博物馆各有各的特色和陈设方式,有的按照年代顺序来陈列展品,有的按照主题来陈列展品,比如各种礼器,陶器,瓷器,服饰等等。
我去过的博物馆并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洛阳博物馆。那一次带父母跟团去洛阳隋唐遗址公园看牡丹,对面就是洛阳博物馆。我因为参观得入迷,流连忘返,被导游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我耽误了大家的行程,我发誓再不不跟团游。
这座博物馆藏品特别丰富,它是按照朝代,从古到今布置展品。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大家想一想有多少文物可以展示啊?有一个小陶罐里还保存着古代的谷物,让人一下子觉得历史好像凝滞了,这些谷物穿越千年,来到现代社会,真是神奇。
我已经觉得是走马观花了,导游还嫌我参观得慢。
最后一个展厅还有很多当代画家的牡丹绘画,“洛阳牡丹天下闻”,刚看了盛开的牡丹,又在这里看到画家们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作品,以致我逗留了很久。
去四川博物馆,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我们农村的孩子能够经常去博物馆参观,那很多必考的文化常识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难点了,因为这里有实物可增加感性认识。比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鼎是做什么的,簋是做什么的,古代兵器的类型,矛与戈的区别……根本就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的讲来讲去,看一看实物,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进馆的时候,首先被巨大的恐龙骨架吸引,而正在担任讲解的是一名小学生,他戴着红领巾,慷慨激昂地为我们讲述各类藏品的来历,特点,作用,其价值和意义。让我一下子就明显感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异。
这里专门布置了张大千的绘画展,游客可以先在展厅的电脑上了解一下展品的布置方式,张大千的身世经历,然后再去各个画作前参观展览。
四川的少数民族不少,这里边有一个展馆专门展览的是彝族的服饰。到峨眉山的时候,正好碰到一名小凉山的彝族讲解员,她盛装讲解,推销彝族的各种银器产品。
去南京博物馆正好赶上了一个清乾隆时期的画展,在那里边一遍一遍地参,结果把买好的高铁票也耽误了,只能重新购买。
南京博物馆里有手工艺品现场制作,比如现场锤制金箔,还有一个是香囊制作,一个老者带着年轻的孩子在埋头制做工艺品,我最后花50元钱买了一个小香囊,一直挂在车前边,特别的招摇。
随州博物馆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展厅里除了摆的有曾侯乙编钟。还在大屏幕上一遍又一遍的播放龚琳娜在中央电视台演唱的歌曲,我觉得这两者很不搭,一边是文物,一边是龚琳娜的高腔大嗓,气氛很不协调。
不知道这个博物馆里的人是怎么想的,喜欢文物的人不会因为龚琳娜而走进博物馆,不喜欢文物的人只觉得龚琳娜太吵嚷。
有一年我跟妹妹一起游西湖,西湖的边上有不少的博物馆,我们去了浙江省博物馆,里边正在举行瓷器展览,南方盛行青瓷,越州瓷,与北方的钧瓷风格迥异。
这里的瓷器有一种古朴之美,跟四川博物馆里看到的瓷器不一样,四川博物馆里的瓷器都比较鲜亮,有很多黄釉瓷,还有纯净的白瓷,一系列的五彩缤纷的鼻炎壶,而杭州的青瓷越州瓷就显得有些内敛,它们有一种的幽静美。
儿子有一年去江西,参观江西南昌博物馆,拍到很多出土的金饼,说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子几乎占了藏品的一半,几千公斤的样子,拍了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照片,从QQ群里发给我,使我大开眼界。
要说我们的省博物馆是离我距离较近的,但是我一直没有抽出专门的时间前往参观,有时间是一定要去看看我们省的镇馆之宝的。比如九鹤方尊。……
雨还在滴滴嗒嗒,我幻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过上想去博物馆就能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