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北京毕业,在思想、眼界、三观和工作选择上,都和北京的人更为接近,而与家乡贵阳的人格格不入。在现实中,我活得很拧巴,既不愿融入这里,也知道再回到那里并不容易,也不现实。异乡是容不下我的异乡,故乡是我格格不入的故乡。
有些人自然地属于自己的家乡,他们能接受这里的价值观,适应这里的文化氛围。我喜欢文化,喜欢素质更高的人,喜欢去逛逛那些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贵阳的文化生活很差,人们过于注重外表,思想肤浅,对奢侈和攀比过于追求,这都是我所不喜欢的。
不止一次,我跟父母说,让我们去北京吧。父母说,我们都退休了,在这里生活安逸,你觉得去北京现实吗?对于退休的人而言,贵州确实是好地方,因为你不用工作都可以有收入,不用和更多的人打交道,不用思考社会上有哪些行业和岗位,更不用考虑你的价值观和这里的社会氛围有没有差异。你自然地就可以融入这里,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而对于年轻点的人来说,远不是如此。
我曾想独自再去北京,而这就意味着要成为一个“北漂”,靠你在贵州挣的那点钱一辈子买不起房,不得不过上挤地铁加班外卖存不住钱的生活。这好像依然不是我想要的。我在这里有猫,有家人,有许多书,有自己种的菜,也有自己的生活,呆的时间越久,年龄越大,离开就越是困难。
我的户口在贵阳,也在这里缴纳了多年社保,对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了解。而在精神上,在社会交往上,在生活习惯上,甚至在根本的价值观上,我始终不属于这里。因此,我有许多北京的朋友,我的灵魂长久地寄放在互联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