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十,东风解冻,清晨的气温仍在零下。阳台上三角梅的秃枝上挑着一朵紫色的小花,似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拉开春天的序幕。
房间里电水壶发出滋滋的声音,记忆如同胶片放映机般在大脑中播放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孩子大半年回来一次,第一顿早餐我竟鬼使神差端给他一碗鸡蛋面糊,只道是“养胃”。他看起来喝得很香,喝完还笑着对我说:“胃里真得很舒服。”我便信以为真。
在他返程的前夜,南京下暴雪,机场发出黄色预警,次日直飞航班取消。收到信息后,他从核实情况到完成改航,整个过程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抱怨,也未找任何借口延迟返回。第二天午后,发来在南京地铁上的照片,只说:“昨晚飞机返航,滞留咸阳机场,今晨11时起飞,刚到。”而返程的当晚,他曾发信息已安全抵达,他不想干扰我休息。做为母亲的我,遇事情总是情绪急躁,惯性思维模式是“探讨”问题,这其实让我变得更加愚笨、僵化,唠唠叨叨。而他却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忆反复回顾与父母、孩子相处的过程,我恍然明白,由于自己知识水平太低,认知能力差,错把“要求”当做了“相处”。“要求”是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对方做到或实现,它与我是静态的,而与对方却是动态的;“相处”,则是互动交流状态,共忧愁,同欢乐,没有要求,只为你好,彼此尊重、理解、支持,是朋友的关系。而我对待父母,却总是瞪着挑剔的目光,笃定他们不能把我怎样,我受到哪怕是一点点伤害,父母的心都会痛;而在孩子面前,又唠叨你该如何如何,因为我爱你。而我真的还未学会如何好好去爱。
孩子终究会渐行渐远,父母最终将离开。只愿不要留下这种遗憾,从未与父母、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