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2年的夏天,当java语言面试(又名oka),1996年1月,Sun公司发布了Java的第一个开发工具包(JDK 1.0)在1995年时,由Netscape公司的Brendan Eich,在网景导航者浏览器上首次设计实现而成。因为Netscape与Sun合作,Netscape管理层希望它外观看起来像Java,因此取名为JavaScript。但实际上它的语法风格与Self及Scheme较为接近。 2009年5月nodejs问世,由Ryan Dahl开发,Node 是一个JavaScript 运行在服务端的开发平台,它让 JavaScript 成为与PHP、Python、Perl、Ruby 等服务端语言平起平坐的脚本语言。 实质是对Chrome V8引擎进行了封装。距今nodejs已经10岁了,LTS版本目前最新已经到10.15.3,最新版12.0.0。js语法在各个领域封装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版本帝(react 到 16.8.6 vue到 2.6.10, angular到7.2.14),大神门玩的不亦乐乎,前端开发玩的痛不欲生(16年为了用 angular 和 cto 还没撕完就升到2,一转眼就升到4,17年为了用刚学会的vue对老板各种黑react,18年被react玩的要死要活),也许对大神们来说向下兼容从来都只是存在评论区。当然多次的迭代首先还是立足于js语法无处不在前提。js曾是被吐槽最多的语言,但现在他一直在变好。
动手实践: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服务器,现在云服务这么好,当然还是找台云服务器好啦,首选当然是阿里云稳定高效,但是我没有(笑哭)感觉会被老板打死,租了华为的机器,至于为啥当然是因为免费啦,申请完账号之后我们通过ssh登录到服务器
➜ Janos git:(master) ✗ ssh root@114.116.104.94
root@114.116.104.94's password:
Last login: Fri Apr 26 19:01:54 2019 from 42.120.73.160
Welcome to Huawei Cloud Service
登录操作系统之后我们第一步是干什么呢,当然是装插件拉怎么看自己的需要的的插件有没有装呢,我个人喜欢用which命令
[root@ecs-b80b ~]# which nginx /usr/sbin/nginx [root@ecs-b80b ~]# which node /root/.nvm/versions/node/v12.0.0/bin/node
[root@ecs-b80b ~]# which yum /usr/bin/yum [root@ecs-b80b ~]# which nvm
/usr/bin/which: no nvm in(/root/.nvm/versions/node/v12.0.0/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root/bin) [root@ecs-b80b ~]#
当然这些是没有的要自己装 推荐先装个 yum 再装个 nvm,前者可以下载现在的多数应用包,后者是主要是管理node应用(谁让我们node更新快呢 ,yum上安装node 只能到6.x版本),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应用并把他发布到远端仓库,我用的github,主要是方便不过国内自己的应用还是托管到国内的仓库(原因很简单不喜欢),web框架 egg(原因就是因为熟)然后把它发布到git就好啦!
目录结构
home
-------- admin
-----------------bin
----------------- start.sh stop.sh env.sh
[root@ecs-b80b admin]# cd bin
[root@ecs-b80b bin]# ls
env.sh Janos logs ops package-lock.json start.sh stop.sh
在这里我们创建三个文件 start.sh stop.sh env.sh, 作用分别是启动应用,停止应用,以及设置环境变量
#!bash
#所有的启动脚本的环境变量
# env.shexport APP_NAME="Janos" export APP_PORT="7001"
export APP_DIR="$PWD/${APP_NAME}/"
export GIT_REPOSITORY="代码仓库是你自己node应用的仓库"
#!bash
#启动应用
#start.shsource ./env.sh
echo "hello world"
p = "${pwd}"check_app() {
if [ -e "${APP_DIR}" ]; then
echo "目录已存在${APP_DIR}"
else
mkdir "${APP_NAME}"
fi
}pull_app() {
if [-e "${APP_DIR}package.json"]; then
git pull "$GIT_REPOSITORY"
print "git pull ${GIT_REPOSITORY}"
else git clone "$GIT_REPOSITORY"
fi
cd "./${APP_NAME}"
npm install
}start() {
check_app
pull_app
npm run start
cd "../"
}
start
#|bash
kill_app() {
pid=$(netstat -anp|grep ${APP_PORT}|awk '{printf $7}'|cut -d/ -f1)
if [ $APP_PORT ] ; then
if [ pid ] ; then
kill "${pid}"
else echo "没有找到进程"
fielse
echo "没有设置端口号"
fi
}
kill_app
source start.sh
这几端代码我临时写的 其实如果为了跟安全的更健全的脚本其实还可以对依赖检测安装此时我们仍然不能通过外网来访问我们的应用 虽然我们的应用已经启动
curl "localhost:7001"
这个时候就到了我们要配置我们ng的时候了,linux 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一般都放在/etc 目录下,ng也不例外,ng 配置有很多但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配置 server配置里的 location 配置,server 默认的配置监听了 80端口 和 443 接口,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7001/; }
nginx -s reload
此时 我们的应用就可以通过外网访问了
window 和 mac 更改的hosts 文件的目录不稍有不同 mac系统和 linux 类型 雷同 在 /etc 目录下 修改hosts,文件,window系统的 /etc 目录在 系统启动目录:/window/System32/driver/etc
文末彩蛋:
在学习啊shell编程的过程中一度被 if 中的条件判断搞的略蒙 尤其是 -e -f 这种命令有所不同之后才明白这个这是 test 命令的简写
test 模块命令集
-e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
-d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为目录
-f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为常规文件
-L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为符号链接
-h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为软链接
-s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长度不为0
-r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可读-w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可写
-x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可执行
-O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属于当前用户
-G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并且属于当前用户组
-nt 判断file1是否比file2新 [ "/data/file1"-nt "/data/file2"]-ot 判断file1是否比file2旧 [ "/data/file1"-ot "/data/fil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