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欧美国家农村的麦田都是这种像超大号鸡蛋卷一样的“怪物”。小小的脑袋充满了大大的问号,这是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做成的?这个用来干什么?老师的眼睛也充满着遗憾,无奈和羡慕,只能感慨一声告诉我们,这是机械化作业带来的农业革命。

彼时,知道我们是如何劳作的么?手动把麦子割下来,一捆一捆的绑起来,用牲口或是人力拉回场地,再一圈一圈的用碾盘把麦粒碾掉,秸秆挑起来放一边,等有风的时候把麦粒扬起来去皮,再晒干,一袋一袋拉回家装起来,最后再把秸秆堆起来留着“引火”用。前前后后大概忙碌半个月甚至二十多天,一遇到下雨天,多少农民都在抢收抢种。

现如今,等待小麦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只需要短短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把麦子去秆剥皮,直接倒在三轮车开回家,有的农户,在田间就直接把麦子卖给收购商。剩下的那些秸秆,就由另外一种打包机器给做成“蛋卷”,扔在地里,谁家有空谁就可以过去拉到售卖点售卖。五块钱一捆,最终会被运到发电厂用于发电。好一点的品相也会拿去做饲料。

整个流程完全工业化。但是为何我还会回来一遍又一遍的摊碾小麦?因为中国人只要你肯吃苦,就一定会有吃不完的苦。昨日帮我母亲搭把手把门口的玉米先种上,大概有一分地左右。割草,浇灌,刨地,撒种,埋坑,干了整整一天,腰都要直不起来。后面还得除草,施肥,收割,剥皮,晒粒,装袋。历时三个月左右。我问我妈,能收多少玉米?卖多少钱?她平静的回答,一百多斤吧,一百多块钱。我的大脑疯了一样,我干了一天,累了一天,可能还没有挣够半杯奶茶钱。

你看,我读了那么多的书,依然无法改变父辈们“吃苦耐劳”的习惯,我想不仅我如此,千千万万个同我一样的所谓读书人都无法改变。但是又不得不心生自豪,中国的农村,机械化收种,工业化运作,也终于达到三十年前的欧美水平。三十年啊,我们用了整整三十年,终于达到了小时候书本上看到的场景,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感慨和自豪呢?而这种追赶,又何尝不是一生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的回报?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看,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海德格尔行动筹划了已有半年,总是快成了,到底又没成。周素格透过玻璃窗往外看,大晴天,阳光从无云的天上浩浩汤汤地涌过...
    朱延浩阅读 3,739评论 1 2
  • 又到了24节气的芒种,北方大部分地区由南到北逐渐进入麦收时节,“芒收芒种,连收带种”,和秋收一样,在农村这是一年中...
    在路上1016阅读 536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热】[https://www.jianshu.co...
    喜之悦之阅读 3,582评论 37 281
  • 今天是六月一日儿童节,农历五月初三,也是我老妈的农历生日,我很少给她过生日,因为她每年的生日都是在农忙时节。 端午...
    梦萦绕之阅读 1,151评论 12 50
  • 一、犁地、糟地与种麦 沣河流域上游的农户,割完稻子拉上场;等不到打稻子,就要立即犁地种麦,要赶在霜降之前种到地里;...
    唐都浪子阅读 6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