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时隔几年再次找出《搜索》来看,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二刷肯定比一刷更有收获和感触。可能当时追逐热点,也可能是冲着女神而去。今天也可以理解成消磨时间而去观看。细细看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之所以说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在于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自我认知变化,个中原因都会引起不一样的态度。
这部影片剧情比较的简单,讲述一家上市企业员工叶蓝秋在得知自己患有淋巴癌晚期后,心情受到极大影响,乘坐公交车时不让座,也说了几句气话,被同车的一名实习记者李佳琪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并拿回公司被主编陈若兮处理后发表网络,引发全民吐槽和谩骂,所有态度都是一边倒。让原本承受患病打击的叶蓝秋更是雪上加霜,心情低落到极点。随着事情发酵,牵扯出上班的公司,甚至上升到“小三”破坏家庭的影响,她的过去,个人信息早已被人肉得一览无遗,甚至记者还去采访曾经的老师。随着事情进一步的发展,让叶蓝秋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变得颓废消沉。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在遗书中写道“与其在恐惧中面对死亡,不如早点面对死亡的事实”。她的恐惧可能来自患绝症死亡的到来,也可能来自媒体和全民的讨伐谩骂,或许后者才是最大的恐惧与自杀的原因。一个人,本来生病后心理都很脆弱,需要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帮助与安慰,而她面对的只有误解,谩骂,讨伐等。最后也许只有用死亡可以帮助她解脱一切。
其实在事情发生不久后,她也曾作过一次道歉,只是媒体为了公司利益并没有把那个道歉视频放在网络中还原事情真相,也进一步导致大家把一切都信以为真。有些事,可能解释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只会让误解加深,变成“事实”,甚至悲剧发生。叶蓝秋用结束生命把事情真相还原,只可惜大家都清楚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部影片导演之所以如此的表达,有他的道理和想法。作为一个观众,看完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现在深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应该是无隐私可言,你每一天的消费行为,通过网络的各种交流,去了哪些地方,联系了谁等等早被了解得一清二楚。很多时候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喜欢去网络围观,看各种热点,参与各类口水仗,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指点江山”,论述一大堆道理,以为自己就是亲历者,自己最了解真相事实。最后还不是吃瓜群众一枚,瞎凑热闹罢了。真是过着自己的生活,瞎操他人之心。
叶蓝秋之死,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可能是她自己已经知道活了多久,不如早点面对死亡;也可能是媒体炒作事件所带来的恐惧,让原本脆弱的心更加难以承受和面对。但在杨守城回看看日出的记录时,叶蓝秋带着开心的表情说“自己要珍惜最后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看得出在生命最后时刻她还是希望多活一点时间,多珍惜一点,并不想那么早就结束。可以看出,最后她自杀可能还无法承受每天被谩骂的心理压力而早点结束生命得以解脱。
语言看似无形,却有很大的杀伤力,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好言一句三冬冬暖”。每天我们习惯浸泡网络,浏览着各种资讯,参与各类话题。真正有多少我们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如果只是凭发布者一己态度和看法就决定了我们的评判态度,或许存在很大的缺失。当事人发布的背景或情况我们一概不知,并且很多时候的言论都带着极强的主观看法,只为寻找更多的支持者。如果我们不加思考的就去附和和评价,成为舆论制造者一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那么我们很有可能成为帮凶,成为助推者。现在很多媒体有时为了利益,不惜夸大事实,选择性的播报,以点概面,造成舆论宣传,引导情绪参与,从而流量增加了,话题上热搜榜了,目的实现就悄悄的退去,而参与者却并不知情的情况继续发酵,引发更大的误解或悲剧,这些难道是媒体的初衷吗?
正如最后李佳琪向陈若兮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媒体人动用公共资源,公报私仇,逼人至死”。实属不应当,更不应该。媒体作为宣传端口,应该站在客观、独立的立场,呈现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而非带着功利性和情感去呈现新闻或观点。了解《乌合之众》的肯定知道,群体的力量是可怕,甚至不论正确与否的参与其中,凑热闹,瞎起哄,往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已达到目的。所以这样的时刻更需要我们冷静面对,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面对,多想想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动机。即使不能这样,也克制好自己少去参与,做个冷静的旁观者也不错。
现在每天观点很多,信息也不少,各种炒作和舆论都是当事者的目的,有时也把一些真相淹没其中,更加考验作为吃瓜群众的你我。也许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就是真相。也可能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和真相,往往需要我们拨云见日的态度,多点理性和思考,保持冷静情绪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