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古镇东部位于海岸线,作为港湾,交通很是便利。环境更是不用多说,想象“开门见海背靠山,晨见旭日晚月湖”。最佳居住地也莫过于此了。
居住在这里的人适应了惬意的生活,部分商铺于中午才全部开放,迎来了观潮后第二波的赶铺人群。据说这些晚开的铺子又叫做间铺,铺子摆放的更多是手工艺品。大多需要时间侵染,技艺精湛。物品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推敲,每一笔手艺都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晨曦,傍晚,叮叮铃铃,吱吱呓呓的声音从这些间铺里传出,据说这就是在铸就这些手工艺品的灵魂,编制出他们的精神。
赶铺人。有商人,有收藏家。他们在午时赶来,待晚开的铺子开门,第一时间抢购他们需要的商品。间铺的产品不能量产,本就供不应求,也无需宣传,求者只能自己亲赴间铺,得之所幸,失之不伤,只待下次时机巧合。
间铺物尽而闭。一天开门时间不长,有可能几分钟内就物尽而闭,有缘的旅客可能有幸遇之买一两件回家收藏,也有可能只觉得这是一个传说。只见间门闭,从不见其开。也形成了一件趣事。
两人走到桥边,坐在桥边柳树下的茶凳上歇息,看到路边缓缓打开的木门,木门内,右侧是收款处,左侧展台摆放着些许物品,仅仅占据房间的一小部分。远处看,那些物品微微泛光,倒是像有什么荧光装饰,不甚明了。
女孩拉着男孩走近,房间内陈设一目了然,左侧展台摆放着十几二十左右的雕刻品,十二生肖配上几尊叫不上名字的瑞兽。大部分展台都还是空着的,微光的确是这些雕刻品发出的,但却不是荧光所致,仿佛天生蕴彩自然而生。
两人进入,老板没抬头,没说话,始终都在研究着手里的那个木雕,是虎,巴掌大的物件,雕出的形象倒是栩栩如生,乍一看,仿佛是猛虎缩小了的模样,灵性十足。老板盯着虎木雕的双爪,拿起手中的工具,陷入沉思。在两人看来,这已经是很完美了。而老板很明显不甚满意。
两人进到展览台挑挑选选,最终决定买上一对生肖,分别代表了两人,交换保留。虽然价格有点肉疼,不过越看越顺眼,实在不舍空手而归。
付款走出时,老板只是在听到打款声到后停顿了一下,看了二人一眼,便又继续低下头,研究手中的虎雕。
待出门,转了一圈。再回到这里,铺子已经关了。注意到在门的右侧青石上雕刻着间铺二字。应该是有些年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