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了简友的一篇文章《成绩一般的同学做了老师》,是啊,感触颇深,我在农村工作,职业也是教师。近几年,偏远山区师资力量匮乏,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有一批特岗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按理说,这是好事儿啊,但我也为现在的教育担忧。他们年轻人有的是激情有的是热情,但他们能不能胜任教育工作就很难说了。我单位就有几个特岗教师,让他们写一篇工作计划,连最起码的格式都不懂,并且错别字特多,这样的人怎么担当传道授业的任务呢?只有激情和热情就能教书育人了吗?
我同事的儿子现在也是特岗教师,当年在小学的时候,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就没有考过及格的科目,中学更 别提成绩了,好在同事有远见,让儿子学体育,也到好,儿子高考成绩不足200分走了最次的专科体校,特岗考试没通过,最后又异地补录,进入了学校,现在也算是一名正式教师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对的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呢?是啊,同事为自己当年的抉择赞不绝口,儿子现在是正式教师,有稳定的收入,不再为生计发愁。但未来的花朵呢?家长把孩子交到这样老师的班级又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觉得特别放心呢?当然同事的儿子在外地做教师,别人不会知道他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如果在我们这里的学校,又有几个家长认同呢!不过也应了一句古话“外地的和尚会诵经”,由此可见一斑。中国要发展,必须重视教育,希望提高教师的门槛,让充满激情又有热情重点是有能力的人充实教师队伍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