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VS三承气补充VS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心下痞VS阳明蓄水VS脾约VS五苓散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如其未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法救之;渴而饮水多、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数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责,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