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缸里的小虾——《小虾》
你养过小虾吗?有人会说,没有养过小虾,只吃过虾。那么,你是否注意过小虾的形态与动作呢?
《小虾》的作者特别善于观察,他从小溪里捉到小虾,仔细观察小虾的神态动作,看小虾游荡、追逐、休息、搏斗,发现较大虾腹部圆圆的卵,看到缸里新生的许多小小的虾……
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爱打洞
小小虾长大之后,也会和小虾一样,长着一突一突的眼珠子,舞动着细长的脚,摆动着一翘一翘的胡须。小虾的后代不会是小鱼,这是因为生物的遗传问题。有句话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爱打洞”,说的就是生物的遗传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英国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个著名的怪病“出血病”事件呢。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家庭有一种怪病:小王子每次受伤,哪怕是轻微的创伤,都会血流不止。所有出现这种病症的王子王孙,几乎都英年早逝。当时受到技术限制,人们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后来,人们研究发现,它就是“血友病”,一种由遗传基因引起的,在亲子之间垂直传递的疾病。
别以为遗传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长辈说孩子和父母的身材、相貌相似:“××,你这双眼睛真大,长得真像你爸爸!”“你看这孩子,长得真水灵,跟她妈妈小时候一模一样呢。”
当然,爸爸英俊、妈妈端庄的孩子肯定愿意听这样的话。不过有时候,这样的话听起来就有点儿尴尬了:“你看这对招风耳,跟他爸爸一丁点儿都不差!”
每个成年人身体里都有上百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都是从一个细胞分裂而来的,这就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细胞。这个受精卵细胞包含着人们全部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人们把遗传物质叫作基因,基因就像一组独特的密码,正是这些密码,决定我们的身高、血型、肤色等,决定了我们既有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齐白石和他画的虾
说到虾,人人都会想到画虾大师齐白石。
齐白石很喜欢虾,他在少年时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虾,晚年曾在《儿时钓虾图》上题诗道:
五十年前作小娃,
棉花为饵钓芦虾。
今朝画此头全白,
记得菖蒲是此花。
60岁以前,他也画虾,但他那时候画的虾,主要是模仿古人,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人画虾的技法,画出的虾只是外形轮廓相似,但虾身紧密,缺少动感和生气。
62岁时,齐白石为了画好虾,在案头放着一大盆活虾,与虾朝夕相处,观察虾的身体结构,看虾的黑眼、红心、厚壳、长须;观察虾的活动,看虾戏水、争斗、悠游的姿态,为了观察虾跳跃时的姿势,他还不时地用笔杆触动它们。这时他画的虾,外形更为相似,但缺乏虾透明的质感。
66岁时,齐白石画的虾有了一个飞跃:虾腹部的节与节若联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身具有更为透明的质感;虾的长臂钳最前端一节变得很粗壮,凸显出了虾的力量。
68岁时,齐白石画的虾又有了变化: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增强了虾的活力;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上一笔浓墨,加重了虾的重量的同时,还凸显了虾的躯干透明,此时的虾已经形神兼备了。
71岁时,齐白石画的虾又进行了简化,他将虾的6对腿减为5对,虾的模样更为简约唯美;虾腹部的小脚用笔尖迥钩,显示水中游戏的姿势;群虾近浓远淡,看起来更有空间感。
80多岁时,齐白石画的虾已名满京城,他创作的《六只虾》,大片的留白,下面三只虾围聚嬉戏,上面三只虾游动欲上,像是要加入下面三只虾的游戏之中。六只虾虾眼焦黑,虾身淡墨、晶莹透明,虾钳干劲有力,虾腿细长灵动,虾须富有弹性,随水流的流动而摆动,若隐若现。
在齐白石93岁寿辰庆祝会上,老舍先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白石老先生画的虾,可以看出虾在水里的游动,像活的一样。但他作画的时候绝不是对自然单纯的模拟。有一次他说:‘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我不用画这些玩意儿。’他是有提炼的。”
画虾如此,写作也如此,既要观察生活,又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抵达全新的境界。
三、文彦博智取洞中球
作者在细心观察小虾的同时,还非常善于思考,他不仅观察到了小虾吃东西、打架、产卵等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还在观察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发现了小虾的谨慎、可爱等品质。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彦博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文彦博在小时候,曾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踢球。可是,一不留神,球被踢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那树洞黑漆漆的,小朋友手伸进树洞,却摸不到底儿,看来树洞很深,既看不清球的位置,也无法用手把球取出来。到底该怎么办呢?
此时,文彦博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试!”文彦博想的是什么办法呢?他想到了借助水的浮力来取球。他叫小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然后把水一桶一桶灌进树洞。在大家的努力下,水很快把树洞灌满了,球就忽悠悠地浮上水面来了!等球浮到洞口,孩子们便伸手把球拿了出来。
文彦博长大之后,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提倡精兵简政,平反冤狱,出将入相50年,被封为潞国公,名闻四方,崇拜者不计其数。
北宋元祐年间,契丹派使者耶律永昌、刘霄来前来拜谒宋哲宗,由苏轼接待。在殿门外,两位契丹使者望见文彦博,退立说道:“这是潞国公吧?”两人还问文彦博的年寿,等到苏轼回答后,契丹使者说:“潞国公的年寿如此高,但身体怎么这么健壮?”苏轼回答说:“两位使者只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他处理各种事情,极其精练,即使青春少年,也赶不上他的精练;他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从事研究的名家,也多自愧不如。”契丹使者崇敬地说:“文彦博真是天下异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