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简约大气的封皮上仅印刷上如此简短犀利的话语,在当代许多书籍装帧中显示出别有一格的清新。
仅仅如此一句便充分道出《无声告白》的主题,表达出作者想要揭露这个世界的某一面意愿。
在拿到由曾经的好朋友送给我的这本书时非常开心,当真正抽出时间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时,内心深处的期待与激动无以言表。
看书前习惯性地看书的表皮与目录,以便做到对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像是学完一系列知识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
仔细阅读书本封皮的内容简介及一些知名人士的推荐让我更加想要阅读这本一经售出便在16年打败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知名作家,荣登亚马逊图书销售量榜首的伍绮诗处女作书籍,堪称当年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
深情力透纸背,刺痛你心,用词精准而克制,文风温婉而细腻。
这是推荐序中的部分内容,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如此,耗费六年光阴创作,作品确实没有辜负千万读者的等待,超出预期太多,实在是一部可以称得上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著作。
当种族的排斥时时刻刻在年纪轻轻就死去的迪莉娅父亲周围,
他是亚洲人,是黄色人种。
这种排除异己的感觉将他深深包裹,让他非常难受。
他娶了一位普通美国女孩,他一生想要融入这个国家,不被他们另眼相待,不被作为异类而是同类。
他是如此地希望融入,可他的妻子却日日夜夜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极其出挑,鹤立鸡群,这样的两人相处迟早会出问题。
她不愿意像她母亲那样平凡地度过一生。
于是,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后她便离家出走了几个月,孩子们心心念念着母亲回来,不久之后他们的母亲回来了,迪莉娅便在心里许诺,一定不能让妈妈再伤心了,他们绝对不能再失去妈妈,绝对不能。
渐渐地她活成了父母们的傀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整个家庭的期望都压在她的身上,她内心越发空虚起来。
她的妹妹年纪尚小却是家里看得最清楚通透的人,但她以为她妹妹不知道这些,即使她知道妹妹知道她内心的苦楚,对着妹妹她也难以启齿。
她的哥哥内斯知道她的处境,他总是能开导她,但后来他考上了哈佛,要远离家里,她不再被理解,人生中唯一的希望也远离她而去,这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她不堪压力,选择溺水而亡。
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许多父母没有完成的梦想便将他们的想法安插在幼小的孩子身上,让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孩子们硬生生地活成了傀儡。
真正的深爱是让孩子做自己,而非为他们制定完美计划,铺好所有道路,做好一切准备。那并非深爱,那只是活成你所期待的模样。
最深的爱,最好的你,是放手给予对方一片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