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晓欧老师借我的书蒋勋《孤独六讲》,这让我想起李志欣校长送我的一本书《孤独远行》,想起了当时告诉我的一句话:“守得住寂寞的人,才会是最后的成功者。”但我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不是靠奇迹,而是靠轨迹。孤独的核心价值——跟自己在一起。
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美学的光彩。
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越发孤独。就像在生活中,很少谈到孤独,也常常令人难以理解。但孤独,有好似流感,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患过。蒋勋给予了我们新的视角来发掘孤独,欣赏孤独的美学。
情欲孤独
在第一章“情欲孤独”里面读到的话:“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不会慌张。”生命里第一个恋爱的对象是自己,多浪漫。孤独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在《飨宴》中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的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就这样,我们寻寻觅觅,有时候以为自己找到了,有时候以为自己永远找不到,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儒家所阐述的往往是一种“中庸之道”,既不做出头鸟,也不做最后一个,但是这与现代人独立的个体意识发生冲突,追求自我,恪守原则,即使大逆不道却要对得起自己的心。说道这里我说一下红楼梦。宝黛的争论由来已久,曾经认为宝钗熟知社会性,知道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取自我利益,而林黛玉似乎作为一个另类,不拘泥于世俗,有种遗世独立之感,却最后有一个悲伤的结局,可现在看来,黛玉算是活得潇洒的一个,至少她活得对得起自己的心,追寻的是个体的自我和独立的思想,反而宝钗是活得比较累得一个,为了种种世俗伦理不得不屈就,不得不逢迎,她并不为自己而活着。
随着逐渐长大,在青春的岁月中,面对父母反而是我们最孤独的时候,因为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而我也不理解他们的观念,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而在同类的朋友之间能获得共鸣,通过书刊、音乐、媒体,反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我获得快乐。这样的孤独的渴望,有了让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机会。
语言孤独
经常在很多公共场合你会发现很多人一直叽里呱啦地在说话,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的语言背后有没有思想。有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话,多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看到这里瞬间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多数时候我们一意孤行的表达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背后的结果。在很多小说中,经常看到大师级人物闭关、静修,因为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出于孤独的状态,你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此时的你忽视和别人的沟通,而是在和自己沟通,语言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状态。
事实胜于雄辩,有的时候,只要心领神会,并付诸实践,说不说又有何区别呢?蒋勋在文中举例诸多,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说自己的话,大声说话,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一只只会学舌的鹦鹉,那将是人类作为灵长类的悲哀。
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对语言的颠覆,来阐述白马非马的逻辑,没有那么强的逻辑的推论和思辨,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莫过于听不同的声音和听听不懂的声音。
革命孤独
革命这个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抽象性的词,关于革命的种种的思考和来源,无非是书籍、媒体。不论其描绘的多么让人身临其境,没有实际的体验,对于革命很多时候都将是一场空谈,因为你不会知道在一场真正的革命中你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觉得,反贼、英雄、叛徒、还是一个打酱油的小人物。
蒋勋说,刘邦和项羽,之所以刘邦赢了江山,失了历史,是因为项羽作为一个孤独革命者失败了,失败的英雄同司马迁一样,作为一个诗人的选择,司马迁更愿意赋予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一种美学的凄美感。蒋勋,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实中梦想可以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改革,而不再是革命。在《史记》里,荆轲失败了、屈原失败了、项羽失败了,可是他们失败的惊天动地。
暴力孤独
蒋勋在其中指出,如果说美学是为了怡情养性,那么,那些像培根、马蒂斯的画是什么,他们充满了暴力性的笔触、不安的焦虑性色彩。
暴力便是人压抑的一种表现,在原始社会,征服野兽便是英雄的象征,他们将野兽的特征性物件制作成饰品,一次来展现自己的英雄性,殊不知这真是展示他们暴力的最好手段。有一个经典的论题“如果你有权利,你会不会焚烧一座城市?”,就像在古代战争中,屠城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名词一样。
我们喜爱极限运动,爱看恐怖或者是枪战暴力的影片,这都是人内心压抑的暴力因素的体现,通过视觉感官触觉的刺激来发泄这种力量。
高度的落差被蒋勋认为是产生暴力的一大因素。美国的双子星大楼被炸毁,当看着美国民众的泪水和悲伤,袭击者将会产生一种大大的满足感。美国人可以轻松的说这是恐怖分子策划的恐怖事件,可是在伊拉克、在阿富汗的人民,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只有一个恐怖分子,那就是美国。
认清暴力因子的客观存在,是我们如何将暴力合法化,如何排解暴力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认识暴力,对暴力思辨的过程将是我们避免暴力最好的方法。
思维孤独
黑格尔有正反合的辩证法,一个左边的观点,一个右边的观点,最后将两者相结合。我想这将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大发展。在中国,我们往往被告知,而这正是将思维扼杀的罪魁祸首,所谓经验之谈,能经得起时代的变迁吗?正如在艳照门之后,社会大肆讨论,批评之声不断,并最后将此作为一个社会的黑暗面被查封。既然问题存在,给予一种思辨的氛围,让公众一起探讨艳照门事件究竟是私人问题还是社会公众问题,如何来解读这样的事件,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
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是有问题的,同时,没有一种声音是完美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对立,只有斗争,才会有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很好的解释了只有对立才有发展。
像庄子一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庄子的精神从来没有成为过社会的主流,可是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庄子最爱一个“无”字,无中生有,代表着,让自己从孤独中走向未知的领域,你给他定位,给他挖掘,最后一个人走到黑,最远的的那个人便是站得最远看的最高的人。
伦理孤独
其中蒋勋将“乱伦”与“伦理重新分类”想区别,将道德批判转换为一个思辨的过程。伦理与社会条件和经济状况有关,并不是一个主观的东西,需要从很多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境况。
在伦理孤独中,作者也强调了---活出自己。我们被道德绑架,被伦理绑架,真的有意义吗?说简单点就是,当父母错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反驳?当觉得在婚姻中丧失自我毫无乐趣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离婚?不要为了完成道德而去道德,不要为了完成伦理才去伦理。在充分地完成自我之后,再去构建伦理,伦理会更加完整。
在世俗伦理的框定下,伦理成为一个牢笼,监禁这一群追寻新空间的人,以伦理的名义——爱、关心、忠诚这些名义将个人压制在伦理之下。蒋勋认为,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适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持孤独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实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空间。
当这个社会有了孤独的出走者,有了特立独行的思维变形,这个伦理的迷障才有可能会解开。
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孤独六讲》讲述了孤独的美学,让我有幸窥视到孤独的美丽,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样或许你就是那个成功者。孤独,又说回来孤独一词,我感觉孤独是世上最美的两字。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圆满而华丽!
辽宁 鞍山 李斌
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