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习惯。
——亚里士多德
大家好,我的理想是做有内容的斜杠辣妈。
其他都好办,问题就是不够辣,于是最近斜杠到了新领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晨跑小分队队长!
现在隆重介绍一下我们小分队的成员,我家大宝啊谷、小宝洋洋、偶有邻居小孩陪跑和围观的大爷大妈,然后就是本队长我。
每天早上我们就绕小区跑三圈,不到两岁的小宝有时还得牵着跑,不到四岁的大宝边跑边打一套醉拳。
见人我就喊“爷爷奶奶早上好,叔叔阿姨上班啊?”也不在乎孩子跟不跟着喊。
慢慢地他们都习惯性地打招呼了,小害羞小傲娇不见了。
坚持下来,就成为了一道风景,有几天下雨没跑,邻居们还惦记着。
有天,一对大爷大妈加入了我们的小分队!有个婴儿妈说等我娃大一点也来。
更多的是,围观群众说——暑假也让我家娃一起跑,就怕他起不来,起来就玩手机看电视。
于是,我边跑边和他们聊个十块钱的,啊不,是亚里士多德!
我以八卦的口吻跟大妈说,哎呀你知道吗?有个古代的哲学家说,我们人每天都在重复不同的行为,重复多了就习惯了。所以一个优秀的人,就是一堆优秀的习惯。
他们问,那怎么养成跑步习惯?
养成习惯有几个要素。
1.榜样的力量
身边有个优秀的跑男跑女带动作用最大。
如果周围人跟你说早上太匆忙,中午紫外线,下午空气差,晚上有色狼,那你大概率形不成跑步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行大于言,家长怎么做孩子大概率就照着做,家长怎么说,孩子小概率会照着做。
“你去晨跑吧”,不如“我们晨跑吧!”
“快去学习吧”,不如“我们开始学习吧!”不一定指陪同学习,而是培养爱学习的家庭风气。
2.有弹性的计划
很多人想养成一个习惯,就发誓我天天要…
如果有一天没坚持,就觉得完了,我这习惯没养成,破罐破摔了。
特别是跑步得看天气。
习惯是“如果…,我就…”
如果没下雨,我就晨跑。如果下雨,我就晨读。
这是我自己的目标习惯,也希望孩子养成的习惯。
比如你想减肥,发誓天天晚上不吃饭!
如果某天中午没吃饱,晚上特别饿怎么办呢?
可以提前准备“特别饿”食谱,研究几个既好吃又低热量的食物,冰箱里也只有低热量存货。
就算经常“特别饿”,也对减肥影响不大了。
3.昭告天下的决心
想要达到的目标要昭告天下,就好像跟天下人签约了一样。
比如,在朋友圈里发,每天我要晨跑,用相机记录每天风景,并配上一段鸡汤。
坚持100天,你猜会怎样?
有一天没发,你猜又会怎样?
或者在朋友圈每天发自制减肥轻美食,配上自己的体重目标,坚持100天,你猜你会不会开启一个新斜杠身份?
4.得到团队加持
一个人走的可能很快,但一群人走得远。
如果让我一个人下楼晨跑,就算为了变辣的目标,也不可能坚持。
为了孩子身体健康,特别是大宝的鼻炎,才让我动力满满。
但是,就算这样,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于是我加入了行动派“小目标大梦想”每日打卡活动,有监督,有反馈,有爱的一群人共同努力,梦想就更近了点。
5.找到真实的乐趣
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是玩,人对自然有天然的亲近感,晨跑二者兼得,是什么让他们选择电视手机?
因为电子产品节目或游戏每秒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一个两岁前就接触它的孩子,或者六岁前接触较多的孩子,很难耐下心来做一些内心安静的活动,比如阅读,跑步,不适应这个节奏了。
那如何把孩子拉出来呢?
把6个孩子送进哈佛的韩国妈妈全惠星,为了让孩子适应冷水澡,每天调低一度,这种“温水冻青蛙”的做法非常实用。
可以每天先跑5分钟,每天增加,慢慢地让孩子适应晨跑的节奏、气息、环境,一路上必定收到正面反馈甚至结交朋友,就很容易从电子屏幕回归生活了。
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是有重要意义。
——村上春树
希望我们都成为脚踏实地,气宇轩昂地奔跑的跑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