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关注的往往是涉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为什么日本首相却屡屡关心商务人士的着装问题,甚至亲自带头示范如何着装呢?
日本是一个能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在小泉纯一郎担任首相的时代,日本就已经想要提高夏天的空调温度来节约用电。
在2005年,日本政府就曾下达了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在最炎热的八月份,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在28摄氏度。希望通过这项命令,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降低温室排放量。但是过了没多久,日本政府就发现行政命令不起作用。为了找出命令不起作用的真正原因,政府找了一家咨询公司去做调研。
咨询公司在调研后发现,这条命令受到了职场女性的欢迎,温度调高之后,她们可以穿着清凉而又美丽的裙装出现在公司,而不用担心温度过低受不了。但是很快她们又不得不穿回职业正装。因为在办公室里的男性职员,他们习惯于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如此,这和他们长期的习惯有关。正是因为如此,当空调温度调高之后,那些穿着厚厚的职业装的男性会感到非常炎热,而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把温度调低。因此这条命令就失败了。
当调研结果呈现在日本政府面前时,他们发现,想要真正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必须要让职场男性把那套厚厚的职业装脱下来,换上清凉的时装。但是从日本民族特征来看,职业男性的成功形象就是穿着一身严谨正式的职业装。要改变他们的着装,就必须在他们的成功形象中加入新的元素,让他们觉得时尚也是成功人士的选择。只有在根本观念上改变,最终才会达到目的。
因此从小泉担任首相开始,直到现任首相安倍,都会身体力行的穿着清凉服装出席重要场合,例如不打领带,甚至穿着夏威夷休闲装出现在公共场合,以期改变公众的认知。
看了日本在推行清凉着装时,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自然会直接针对问题进行反映。例如下了调高空调温度的命令没有执行,再安排一个监督检查部门,检查企业是否执行。这是最直接的反应,也是最低效的反应。在事件的背后,是人们的行为(把空调温度调低),而在人们行为的背后,又有结构(男性在职场喜欢穿正装),结构的背后,则是人们的认知。要想根本性解决问题,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在根源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