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开始,从元旦开始,就开始期盼着回家。今年,又早早的回家了。
为什么要回家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
1
回家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回家看看父母。 身在外地,一年陪父母的天数,可以数得来。每一年,都看到父母白发越来愈多,身形越来越小。我们在一天一天的长大,父母也在一天一天的衰老。
根据调研数据显现,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陪伴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听他们唠唠叨叨,陪他们干一点活,满足他们的小愿望,大概是所有在外面的人最想做的事情。
回来之后,或许热情持续不了一天,或许家里的电器家具开始莫名其妙地损坏,或许第二天就可以争吵,或许你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玩手机,可是我们还是愿意在家里呆着。
2
回家的另外一个动力就是吃家乡饭,重温下妈妈的味道。有一年,实验室一起包饺子,师兄咬了口饺子说有妈妈的味道,大家会心一笑,那是心底的味道。
每次回家,我都迫不及待地回家吃一碗牛肉面。小学时候,中午妈妈总是带我去一家当时最好吃的牛肉面,饿了一早上,吃一口面,喝一口汤,简直人间美味。牛肉面老板的故事也是大起大落,是小城饭后的谈资,今天又领了哪个姑娘,明天又是如何一掷千金,后天又如何从破产中恢复当年的盛况。开心的是,这几年分店又开满了小城,每次回家都去整一碗,虽然他们说还有更好吃的。
3
回家的另外一个动力就是会亲访友,看看亲戚,和兄弟姐妹们玩乐,和同学喝酒吹牛。有时候觉得,人和人其实很奇妙,即使平时不联系,但是见面能够立马熟悉起来。即使每一次玩的游戏打的牌都一样,但是其乐无穷。在一起聊聊天,谈谈生活的琐事,吐槽生活的无奈,畅想一下未来。互相讲几个猥琐的小段子,八卦八卦下当年的绯闻,研究研究现在谁和谁又很微妙。感觉大家在一起,争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瞎乐呵。春节给了大家一个相聚的机会,让彼此的连接更为紧密。
4
春节估计是中国最有仪式感的节日。家家贴春联,小时候从腊月就开始放鞭炮,穿新衣服拿压岁钱,正大光明地吃喝玩乐。
以前,春节的必备节目就是看春晚,三十晚上上香,后来是无数条的问候短信,再后来是满天飞的红包,这两天最火的支付宝的攒福。小时候,我们们攒卡片,长大了我们攒福。虽然我不怎么参与,但是静静地围观着浓浓的年味。
回家了,翻开三两书,放上音乐。热闹是大家的,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