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通知“临时加班”更让人崩溃的?因为疫情,学生提前返校,这一次,谁也不知道要上多久的班?
其实,连着上了十一天的班后,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疲惫,学校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放松一下。
于是,从下午六点开始,一大群红色冲锋衣便乌央乌央地聚到了后门,随着一辆车一辆车地有序驶过,孩子们也纷纷或耷拉着脑袋或精神抖擞地重新回到了校园。我们白色的口罩下面绷着一张张笑僵了的脸,好在被口罩挡着,谁也看不出来。
下午五点我就到了琴房,开始了练琴,“梦中的婚礼”的第一小节左右手已经能合拍了,在空灵的琴声中,我似乎找到了些许片刻平静。
今天开始看《语言学概论》,想着自己要记下一些典型的例子才好——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般而言,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
1、 成分词的异同:构成句子的成分词不同,句义自然不同。
例:我爱你。 我爱她。
2、 词语的次序。即使成分词相同,词语排列次序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会不一样。
例:狗咬人/人咬狗
3、 组合层次。即使成分词和词语排序相同,词语内部组合层次不同,句义也会不一样。
例:他死了父亲才去+照顾小娟的阿姨。
S1:他死了,父亲才去照顾小娟的 阿姨。
S2:他死了父亲,才去照顾 小娟的阿姨。
4、 语法结构关系。即使前三个因素都相同,如果词语组合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句义也会不同。
例:出租(定)汽车(中)/出租(述)汽车(宾)
出租修饰汽车,可以用出租支配汽车,可以用“什么样的汽车”来提问,也可以用 “出租什么”来提问。
5、 语义结构关系。前面四个因素完全相同,但语义结构意义不同,句义自然也不同。
例:鸡不吃了。
主语‘鸡’既可能是施事(鸡不吃东西了),也可能是受事(不吃鸡了)。
6、 句调。句子的语调不同,即使上述五个方面完全一样,句义也会不同。
例:小鱼儿回来了。(陈述,叙述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疑问,问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感叹,对一件事情惊讶)
忙碌中如果能寻着点时间弹弹琴,看看书,学学知识,或许这才是成年人做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