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面临一些斗争,就是家里的破铜烂铁要不要扔掉。
尤其临近除夕,要开始大面积的清理了。按说那些长期不用的旧物,就应该果断扔弃。但是我总难以割舍,在可被看见的地方,只要不零乱,倒也心理还舒坦。
这些年断舍离极简主义风潮兴起,很多人都开始追求极简主义的幸福感。
极简主义,仿佛就是从丢东西开始的。当这些家庭尝试开始极简主义生活时,就开始不停享受丢东西的乐趣了。很多人也喜欢来秀一秀自己的极简生活。事实上,极简也并没有什么好秀的。比如很少有人秀自己在毛坯房里,极简的生活状态。
那可能不是极简,而是极度的“简陋”。
买过新家的人,一定感受过一点点置办新家的幸福感。
从毛坯房开始,到装修,到添加家具,一点点把自己的居所丰富起来,莫名的就会有一种资产积累的充盈感。基本上每一个角落都会有自己点滴置办物件的记忆。大到冰箱厨具,小到桌布书签,每一块折痕都可以说得上一段故事,真可谓是如数家珍。
不过,家的空间,从不再属于一个人时,就开始变化了。
一开始,这个家,只住了自己一个人。家里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自己丝丝相连。比如我就经常没事会带着一个螺丝刀,这里紧一下这个房门,那里紧一下某个水管。并不是真哪里坏了,而是这种对家里每一处的掌控感,很享受很满足。
随着家里的成员变多了,这种掌控感,便不再有了。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都归属于不同的功能用途。新成员会改变家里氛围,他们会带来完全意想不到的布置和物件。而且会经常腾挪物件位置,按照各自的心意来布置。我会经常找不到东西,经常意外还曾有过这些。
家,变成了很多人打扮的空间。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活痕迹越多,那些只属于自己的痕迹,就变得稀少了。
从新家第一个物件开始,随着时间的积累,自然会留下了很多旧物。来来去去的旧物,搬到这边,挪到那边。不是舍不得扔,而是这些物件带给人的回忆感,让人有一种时间沉淀的感觉。如果把这些物件都打碎了,扔掉,会心疼,就好像强迫自己遗忘某些片段。
人嘛,总是想在某处证明自己来过。我们匆匆忙忙的盯着未来生活,也渴望偶尔回味不久的过去。
每次回家,就是忍不住找到机会来怀旧。长期搬家的人,是感受不到那种几十年岁月沉淀的幸福感、满足感的。
断舍离的主张,是希望忘记过去,活在当下。哪里有什么当下嘛,此刻的当下是不存在的,只能是刚刚发生的过去时。对过去谈不上迷恋,只是偶尔想一想,回味回味,看到老物件就会感到某些情感共鸣。这种乐趣,极简的人,是不是好麻木?
断舍离希望生活尽量极简,把生活控制到当前生活所需要的状态。这种思潮,可以影响自己,但是不要因此迁怒别人。不能说,因为你认可的极简主义,就要否定其他人的复古和怀旧主义。
这两者本不冲突。但迁怒他人,希望他人牺牲对怀旧的幸福来满足自己极简的安宁,就冲突了。这不是空间的冲突,而是彼此关系的冲突。
即便是一个极简的空间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极简冰凉,甚至经常吵架斗争,这样的空间真好么?
极简也好,怀旧复古也好,都是为了追求内心一种幸福和满足感。可总有人期待自己的极简,来去强制改变别人的怀旧复古,以此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这样的追求,是一种另类的偏执。
追求极简是需要有一个平衡的。按极简主义的思考,任何不被自己所用的旧物,如果长期占据空间,就要果断的扔掉。对于非常有限的空间来说,扔掉无可厚非。可是,挪出来的空间,隐藏的动机是不是希望填满新的物件呢?还是说就能接受并享受这种空旷的状态?
经历过真正空旷的状态,是挺荒凉的。那种一个人只身寻求一个独立空间的人,极简意味着可悲的孤独。因为,你生存的空间,并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记忆。就像酒店的客房,可以做到非常简洁,不多一物不少一物,但是那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空间。腾挪到任何一个地方,本质都没有区别。
极简的空间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这个空间里是否只属于一个人。心境会不一样。一个人的世界,看到的极简或许不完全是美好的,那可能是荒凉和孤独。试想,一觉醒来,家里所有的人都消失了。和他们有关的记忆的物件也都不存在。这个空间,还美吗?
不过,对于追求空间秩序,崇尚极简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不加辨别的丢弃旧物的做法,我是坚决不赞同的。
当你选择丢弃那一刻,是否有思考到当初置办回来时这些物件的生命周期。倘若一开始就理性的觉知到这些物件,最多能用多久,到期就会清理出去,当初还会不会买回来?如果购买时能这般理性,那么丢掉时还会左右为难么?
把购买的选择代价,在丢弃时尝试弥补一下,就是一种人之常情。似乎这东西留的久一点,折损率就会再延长一些。即便是放在一些被遗忘的角落里,也潜意识代表这些物件还在续存周期里的。比如,我经常把一些坏电子产品拆掉,然后把元器件保留下来,因为总觉得它们某一天还能被用起来。
而事实上,我总有一天会用得上他们。这对于有复古怀旧的人来说,是一种满足感。
以空间,换点留存的时间是值得的。毕竟,怀旧是有代价的,空间就是一种代价。
空间的无序发展,是一种物理常态。正如一叠整齐的火柴盒,打开后自然会变得零乱。物理上说,熵的增加是一种自然定律。让熵减少,就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
让生活的空间井然有序,就是一种熵减少的方式。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一切井然有序,那消耗的能量是值得的。可是让生活强制进入极简,而且高效的保持极简,就需要不断的消耗更大的能量,这是不划算的。
尤其家里有很多人的时候,靠一己之力来去抗衡全家人的熵值增加,所要付出的额外能量,那真是会累的不得了。
这样不难理解,很多主妇们总是抱怨家里一团乱,整天收拾得心累。
这样的心累状态,越是喊极简主义,就越是心累。因为底层物理常识就是矛盾的。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容许这种无序的存在,控制住一定比例的熵值增长。比如,把家划分好各自成员的空间,保留并承认各自对空间的依存感,然后让这个空间呈现出它可以被容许的秩序出来。
或许,某个人能做到极简,吸引到其他人来模仿,然后慢慢会趋于统一。但是这个人的极简主义,并不能代表这是唯一选择项。一味营造的简洁,或许就不属于多人共享生活的空间,只存在于一个人的时间里边。
如果都是信奉极简主义的人,一起生活会不会更融洽一些?我看也未必,因为每人对极简的要求依然不统一。在面对每一次断舍离的选择时,依然会有分歧。这时候就得好好反思反思,空间的断舍离思潮,本质上是希望空间里的关系也变得极简化么?
-end-
互联网追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