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的9月23日,是任天堂公司129岁的生日。提到这家陪伴无数人度过童年欢乐时光的公司,你肯定不陌生。即使不玩游戏,你也一定听过它出品的《超级马里奥》《精灵宝可梦》等大热游戏,以及红白机、Wii等经典产品。作为一家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任天堂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今天解析的这本6月份才出版的新书,为我们揭秘——《任天堂哲学》,作者:【日】 井上理。
任天堂为什么如此成功?原因很多。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以产品为导向,而是以用户为导向。所有的创意理念,都围绕用户的痛点展开。
对用户的关注,根植于任天堂的基因之中。你可能不知道,任天堂成立之初,是做纸牌生意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创始人山内房治郎发现:购买香烟的人一般对西洋物品比较好奇,经常会顺手买副扑克。于是,他找到日本“烟草之王”,借助香烟的销售网络把扑克销售到全国,公司获得高速增长。
关注用户需求不稀奇,但你肯定想不到,任天堂首先要搞定的,不是玩游戏的人,而是每个家庭的母亲。过去,电子游戏往往是家庭矛盾的爆发地,孩子沉迷游戏影响学习,爸爸玩游戏忽视家务,引发母亲的不满。任天堂有个“母亲至上主义”,重视家中母亲的接纳:尽量使游戏机外形讨女性喜欢,还专门为女性玩家设计游戏。
在任天堂眼里,母亲对游戏的接纳有多重要?“《超级马里奥》之父”宫本茂,有个游戏检测标准——妻度计:只要让平时拒绝玩游戏的妻子好奇地拾起游戏手柄,那就成功了。
任天堂不只是设计游戏,更是在经营“家庭娱乐”这个场景。很多游戏机手柄占地方、不好收纳,任天堂就把wii的手柄设计成遥控器的样子,美观且方便收纳;很多人喜欢看电视,那就让游戏机也能看电视,于是有了wii频道;家庭成员需要共同的娱乐,那就设计适合亲子互动的游戏……慢慢的,任天堂成为客厅的一部分。
任天堂的另一项策略是——扩大游戏玩家队伍,让平时不玩游戏的人玩游戏。任天堂是怎么做的?打破限制,推出体感游戏。2005年面世的游戏机Wii,只要玩家抬抬手,就能操纵游戏人物。这种独特体验,吸引了大量玩家。据说连英国女王都抢过威廉王子的游戏机,体验了一把;美国一些康复中心,甚至还利用Wii给病人做康复训练。
基于用户的真实需求,任天堂不追求高端新潮的技术。1989年,竞争对手推出彩屏游戏机,任天堂没有跟风,仍是黑白屏的Game Boy。因为彩屏游戏机不仅会缩短电池的寿命,价格也更贵,这不是用户要的。相反,Game Boy有个功能很受欢迎——更换游戏卡,就能玩其他游戏。就这样,Game Boy抓住了用户痛点,风靡全球。
没有新潮的技术,任天堂的创意从哪来呢?答案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游戏设计师宫本茂,看到女孩在地铁里喜欢发信息聊天,就想“发信息可以做成游戏吗”?于是《动物森林》应运而生,玩家可以和游戏里的动物对话、去朋友的村子游览、邀请朋友做客……在年轻女性中人气极高。
产品设计上,任天堂尽量降低游戏门槛,让新手更容易加入。比如2004年推出的掌上游戏机NDS,操作极其简单:上面是显示屏,下面是触摸屏,手指在触摸屏上操作,就可以控制显示屏里的人物。这种设计,一反当时游戏机越来越专业、复杂的趋势,吸引了大量新用户。到2012年,NDS成为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游戏机。
除了产品设计,任天堂在游戏开发时,就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他们经常会让不玩游戏的人体验游戏,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做出修改。比如“这里设计得太难了”“这里操作不太方便”“这里提示要更好懂些”……
任天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它的第五任社长岩田聪有一句精准的回答——创造笑容的企业。任天堂哲学中,有个“笑容连锁曲线”:有趣的游戏会换来玩家的笑容,玩家的笑容会给员工带来成就感;游戏受欢迎,代理商就高兴,业绩增长又会让投资人满意……这种循环的笑容,使每个人都真诚地把用户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