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话题,孩子如果不配合,在偷的这么严重的事情上,其实我们支持家长用升级的手段。
比如说情绪上可以表现得激动一些,所谓的发脾气就是这种表现方式。
或者给的规矩更收紧一些、严厉一些,比如,每天只能玩15分钟游戏。
这个升级也是我们高维度的表现之一,其重中之重是——有理性的升级。
很多家长发脾气,都只是发发发!我对!我有理!你服了吗?
你细品一下,自己发脾气的过程和目的,是不是真的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一平衡线上!
而有智慧的发脾气是怎样的?
我们是站在高维度,面对孩子的错误,用发脾气的方式把他带离错误的区域。
由始至终,我的目标是清晰的,目的是明确的,其实我没发脾气。只不过是小朋友不配合,我才表现得像是生气的样子,其实本人是时刻保持冷静的。
对于一个高维度的家长来讲,一点要学会俯视孩子,把他的行为理性的判断为某一区间之内。
举个小例子:玩卡丁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卡丁车,卡丁车很小很快很轻,开起来很刺激,其实这个玩的就是心跳。
当你教孩子玩卡丁车的时候,是不是要告诉他,怎样刹车,怎样踩油门,怎样转弯,叭叭叭叭一大堆,你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孩子就学会了,一会儿上手就没问题了。
可是,事实是怎样的?
当然是孩子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肯定会撞到边上去的。
这就是我们说的差点坏了规矩,换句话说,砰一下撞上了,你可以理解为我们说的“偷”。
小朋友的“偷”并不是真的作恶做贼,只是不小心撞了边界,行为的边界。
一般的卡丁车家教练怎么做呢?他会说:你怎么会撞到边呢?你怎么不小心点呢?你不适合学卡丁车!你不要学习了!淘汰出局!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而正常的教练会怎么做?他会说:这一段倒回去,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撞到,该怎么过弯,下次该如何避免犯错。
孩子可能这个弯过了,又会在下一个弯撞上。初学者、新手都是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下进步。
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不愿意学坏,他们都愿意学好的,愿意快速学习驾驶好卡丁车。
只不过,这样撞到两侧轮胎保护墙的时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那么我们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这个轮胎保护墙,同时告诉他正确的驾驶方法。
换句话说,就是判断止损。
判断这件事应不应该做,这样做对不对?
如果发现错了,那就要及时止损。
你跟我说不会继续犯错,就是好的。
我们的卡丁车撞上了没关系,倒回来还能继续可,并且还能开得更好!所以大家不要在碰壁的瞬间就崩溃了。
一两次偷和破坏规矩并不代表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