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故事劝导世人,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听到一类故事:说老张借了老李一笔钱,老张一直赖着没有还,有一天老李意外去世了,不久莫名其妙有头驴闯进老张做生意的铺子里,又踢又蹦损坏不少东西,赶走驴后老张一清点损失东西的价值正好跟欠老李的一样,一份不多一分不少,老张感慨老李托驴来要账了。
听完这篇才明白小时候在徬晚纳凉时大人们讲的很多故事背后是有其用意的(可能讲故事的人并没有意识到)。
故事1
话说南方有种叫水莽的有毒植物,人被毒死后会变成水莽鬼。水莽鬼不能超生,要引诱别人也被毒死才能投胎,民间管这叫拉替死鬼。
有个姓祝的秀才去朋友家做客,在路上遇到个茶棚,茶棚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那个少女生得明艳动人。祝秀才喝了茶以后,还忍不住“撩”了少女一下,要走了她的戒指和一撮茶叶当信物。
晚上到朋友家,祝秀才开始心口疼,拿出藏的茶叶给朋友看,朋友惊骇地说:这是水莽草,祝秀才你中了水莽毒了。
他见到的那个少女,是本地一个叫寇三娘的水莽鬼。从前是富家小姐,因为误食水莽而死。
传说如果知道了水莽鬼是谁,用他生前的裤子煮水喝就能有救,但寇家听说三娘拉到了替死鬼,就拒绝了救祝秀才。
于是祝秀才含恨而死。他死后媳妇很快改嫁了,家里就剩下老娘带着个一岁的孤儿,日子过得劳苦不堪。
有一天,祝秀才的老娘正在痛哭,忽然就见儿子回来了。祝秀才说,他临死前发下毒誓,绝不让三娘托生,在她快要投胎到官宦人家时,真把她的鬼魂给追了回来。
现在三娘已经做了自己的媳妇,一起回家来伺候老娘。老娘见三娘虽然不是活人,但是美丽贤惠,也就放了心。
而此时三娘的娘家闻讯,送来了钱和佣人,还给祝家翻盖了房子。但祝秀才恨他们当初不救自己,所以从来就不登老丈人家的门。
后来,村里又有人中了水莽毒,居然活了下来。原来是祝秀才暗中替他赶走了水莽鬼,祝秀才最恨这种拉替代的行为,不光自己不拉替身,而且专门帮别人驱鬼。
从此,凡是中了水莽毒的人,只要到祝家祷告就会得救。
祝秀才和三娘这对鬼夫妻为老娘养老送终以后,又给儿子娶了亲。
有一天,祝秀才告诉儿子,天帝因为他积德有功,封他做了“四渎牧龙君”,是掌管几条大河的神。到出发时,院里有架华贵的马车,拉车的四匹马都长着龙鳞。从此,祝秀才和三娘就成神了。
讲鬼故事的政治智慧
故事就说到这儿,咱们就来说说它的实用性是什么?
你是不是猜想,这个故事是劝大家像祝秀才一样,自己被套时不割别人的韭菜?是,但这是拔高的道德说教,很难做到。
我要说的,是它很具体的一个用处水莽草是当地常见的有毒植物,也叫断肠草。我们设想,假如你是一个地方官,应该怎样警告老百姓不要误食水莽草呢?
如果在街上贴告示,多数乡民可能一辈子都不进县城,根本看不到,而且他们也不认字。当地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连语言都不通。怎么办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编这样一个水莽鬼的故事,让它在四乡八镇流传,鬼故事和谣言在民众间的传播效果非常强,甚至会跨越语言障碍。
在这个故事里,水莽鬼要找到替死鬼才能脱生的情节是很重要的,后果越严重、故事性越强,越能让人们感到恐惧、印象深刻。你在三百年后听这个故事,是不是也记住水莽草不能碰了?
这类鬼故事当初不一定是有意识编的,但它们会因为这种教育作用,被不断加工,保存下来。
故事2、现实版《水莽草》
小胖去xx出差,在酒店时无聊打开手机摇一摇,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女孩子邀请他出来喝一杯,小胖应邀而去。
接着,你一杯,我一杯,三杯下肚之后……女孩子不见了。
“服务员,买单!”
“先生您好,您一共消费99998。”一群雕龙画凤的壮汉赤身而出。
故事3
小胖应邀而去,你一杯,我一杯,三杯下肚后,小胖不省人事。
醒来的时候呢,他躺在酒店的浴缸里,里面放满了冰块,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不要动,打110”
小胖赶紧拨通了电话,对方跟他说:“先生,麻烦你先摸摸你的腰后面,有没有摸到一根管子?”
“有有有有有”。
“额,是这样的,你不要动,我们马上安排人过来给您做急救。因为你遇到了一个盗肾集团,把你的肾偷走了,这类事情在这个城市不止发生一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姑娘不要随便“撩”,她可能是酒托、盗肾或者寇三娘。
讲故事已经成了一门必修课,言必“故事性”:
从商的讲故事打品牌,从政的讲故事收民心;
雇主讲故事吸引员工,员工讲故事谈薪评称;
谈恋爱以故事煽情,教孩子以故事说理…
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组织,都在讲自己的故事;
大多数人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以故事理解世界。
故事的本质是影响和控制,恐怖故事用惧怕来规避,浪漫故事用向往来吸引,都是植入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