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洛阳桥》勾起了多少乡愁。晚归的诗翁用一千零六十步,从桥的这头走到桥的那头。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桥长834米,宽7米,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其“筏型基础”、“种 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洛阳桥不仅使人们的出行从波涛滚滚到跨海通途,而且极大促进了古宋时期泉州的繁华。时代的变迁没有遗忘曾经的辉煌。如今,两岸的人们仍然在桥上通行,历史还在延伸,生活还在继续。
沿着诗人的脚步,在某个清晨和黄昏,也走一走洛阳桥,感受古宋泉州曾经的智慧与繁华……
《洛阳桥》——余光中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
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当初年轻的父亲或许
也带过我,六岁的稚气
温厚的大手牵着小手
从南岸走向石桥的那头
或许母亲更年轻,曾经
和父亲一同将我牵牢
一左一右,带我在中间
三个人走过了洛阳桥
想必蔡公,造桥人自己
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
多感动啊,泉州人随后
逍遥地越过洛江滔滔
越过洛江无情的滔滔
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
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
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
潮起潮落,年去年来
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急于赶路,有的
在扶栏与望柱间徘徊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
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
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
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
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
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四月
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
江水东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