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晚上,第四节正面管教,每一节都让人受益匪浅。开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放松一下。
开始讲了我们遇到问题会怎么解决?我们做了事情想要得到表扬和认同。比如我们收拾好了一个上午把家里收拾干净了,想让爱人认可并表扬一下,做的真干净,辛苦了等话你会怎么做?肯定不会主动说,是等爱人发现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结果往往是没发现,通常这时我们生气,生气了就会挑对方毛病,这时就会互相指责,两人之间矛盾就会升级。解决方法:直接说可能会说是,真干净,不错。也可能是这不是你应该做的?有什么好说的。这两种回答可能会有想要的结果,不说的结果就是被忽视。所以我们应该说 我感到( )是因为( )我希望( )。这种把话说清楚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感受并认同你的感受,才能满足你的需求。还有一种就是别人对你的 你感到( )是因为( )你希望( )。同样的问题我们也会忽视对方、敷衍对方这样问题也就出现了。所以我们要认真倾听对方感受,发现原因,找到需求给以满足。
有一个十六岁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想去找工作,他爸爸没有强制阻止而是问你没有高中文凭能找到什么工作?孩子回答包工头。这个爸爸说嗯不错,还能找到什么工作?那这个工作是不是你想要的工作?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孩子说某某工作,爸爸说这些工作要大学文凭。孩子说好吧,我回去上学。这个爸爸没有批评,没有阻止,带着问题带孩子找到答案。如果我们传统的说你这样只能搬砖等力气活,干不了办公室体面工作,孩子会厌烦。带着分析问题的对话带孩子找到答案,找到孩子想要什么,他才会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去做,这样才能做到更好。
最后十八个家长分两组,一个孩子。分别对孩子说命令、敷衍式的话,另一组说你想怎么做?那我们该怎么做么?扮演孩子的对两组家长的话有什么感受?能接受那组家长的做法,及感受。还有大家对这两组家长做法的看法和会发生什么?
不管是对父母、爱人、孩子、亲人、朋友我们要认真倾听别人感受,原因及需求。并回应和满足需求。这样和身边的人关系不好都难。这就是说每个人要表达清楚感受原因和需求才会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