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村庄

中国有几亿留守儿童,他们的童年没有父母的参与,在乡村,县镇,或者大城市,我就是其中之一。

不知道为什么电视上面那些十多年没见过父母的孩子会泪流满面,嚎啕大哭,不是这样的,十多年如果不见父母,而且还是从不记事的年龄开始,孩子基本上对父母没有一点感情,是的,没有一丁点,可能导演需要这样的戏剧性,就像很多的选秀节目,台词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看起来像直播而已。

当留守儿童小时候没有体验过父母之爱时,作为旁人,千万不要让他们立马生活在一起,这样很痛苦,亲情是假装不来的,就算和父母生活了,始终会有一层隔膜,你想拿开那层隔膜,不管你怎样努力都会撕烂,也补不起。

当小时候父母忍心把你寄养在别人身边十多年,这样的父母还是不要和他们有任何的情感牵绊,真的没必要,孝,这个字是父权时代的专制词汇,父母生你下来,不是让你孝的,而是要让他们担负起所有的责任,不管你犯了什么错。

童年,对于我是很自由的,外公,外婆没有刻意的让我学习,而是放养性的教育,虽然有点穷,但是村庄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没有城市的孤独,毕竟整个村庄的人都是互相认识,如果村庄的温度和城市的现代化结合就更好了。

在村庄,谁家的老人要是满八十大寿,全村的人,还有隔壁村的都会来参加宴席,那个时候吃饭都是在晒谷场,几盏昏黄的小灯光,小孩坐在一起,女人一桌,喝酒的男人围一桌,老人们聚一起,黑色的夜看起来也不那么的冷清了。

饭后,田野里面的蛙声就是最好的安眠曲,星空保佑着村庄的收成,风每时每刻都在撩麦浪。

每个星期都会有放映师来村里放电影,那时候我看不懂电影,只喜欢打打杀杀的东西,当然没有《天堂电影院》里面的那些故事,全村人都无比的平凡,身边很多的人也不在,年长的那些人也离开尘世。

外公外婆还健在,虽然他们也离开了村庄,生活在城市。但是感觉城市让他们感到很陌生,再好的科技,建筑,城市规划,便利店对他们而言都不是那么的惊奇。

当时我在内江读小学,初中,已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亲在内江一所医科学校里面开食堂,每天起早摸黑给学生们做包子馒头豆浆油条稀饭,父母对于我而言真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能他们也是这样的感觉。

再多的大道理也战胜不了人性的真实想法。

外婆的村庄是全中国几十万村庄之一,没什么特别,谁家的楼房有三层基本上就是土豪了。

 读小学二年级,我每天要走路四十多分钟去学校,很多个夏天我都是赤脚走天下,什么地方都敢去,现在让我光脚在平滑的城市水泥路上走都不敢了,再说也没必要,那时候是因为穷才赤脚,真的不是体验什么荒野生存,也不是因为我有多勇敢,穷,会让你飞速成长,但是也会让你的自卑急速增加。

我很喜欢那些自由生长的小孩,没有经济负担,也没有精神压力,完全随性发展,满脸的自由,不像我,虽然小学,初中,高中都被同学推荐为班帅,但是我还是没自信,有点自惭形秽,当然大学没读。

一个人有钱的时候,最喜欢回忆自己穷苦,落魄,凄惨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可以衬托出自己现在无比的牛逼,风光。

也不是,我喜欢童年的那个自己,有外婆,外公,我们互相最了解,他们知道我怎么来的,我也了解他们的原始状态。

在这个谎言当道的时代,外公外婆的言行举止让我形成了善良真诚的思想,幸好我没有把高墙当榜样。

我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城市有我的梦想,村庄有我的童年。

外婆的村庄离我越来越远,但是我却越来越怀念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外婆的村庄,是我的故乡。 村子里只有不到三十户人家,依山傍水,前面流淌过去的就是《西游记》里魏征梦里斩泾河龙王的那...
    牧梦阅读 437评论 0 0
  • 外婆的村庄 外婆的村庄,是一枚皎洁的圆月,是一缕过眉的晚风,是摇响的蒲扇,是一串串清洌洌的壮歌。 外婆的村庄有大河...
    西北1阅读 273评论 0 0
  • 昨晚又一次梦见姥姥姥爷。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样子。梦中的意境都是自己自导自演出来的,他们的样子何尝不是我由内而...
    静斯基阅读 343评论 0 0
  • 怎样度过人生的低潮期?安静的等待;好好睡觉;锻炼身体,无论何时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
    xcy无名阅读 211评论 0 0
  • 旧时光,缓缓流淌。挥毫于纸,承载我最真挚的感情,在相传和等待,寄给另一个人。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而能够遇见...
    木深先森阅读 657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