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看了《coco》,中文名《寻梦环游记》。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描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音乐梦想,遭到家人的反对,从冲突,反抗,到了解,宽容,被支持的过程。主旨仍然是家庭,爱,和梦想这些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永恒主题,独特的是它讲故事的方式。
比如,如何面对死亡。
在这件事情上,我有很多疑惑。我儿子三岁半,正处于对一切都很好奇的阶段,有时候,难免接触“死亡”这个话题。他会问我:“妈妈,什么是shi(死)了?shi了会怎么样?” 我一般都是用模棱两可的话糊弄过去,或者转移注意力结束话题。 我既不想用任何宗教理论来跟他讲述这件事情,这是作为一个百分之九十坚定的无神论者的自觉;又不想描述的太过写实,让他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其实,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该如何解释死亡呢?在电影中,死亡后的世界就像是生前世界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只是故去的人们生活在那里,那个世界的规则跟现在的世界没什么不同,每年的亡灵节是两个世界互通的交点,小黄花是互通的媒介,家中摆放的照片是“过关”的“签证”。最重要的,是被纪念,被家人记得,这样就不会永远消失。电影所呈现的往生世界,并不神秘莫测,也不阴森恐怖,“亡灵们”该干嘛干嘛,该吵架吵架、该享乐享乐,好像还更“高配”了,每人多了一个引导者。他们对待死亡如此稀松平常,幽默乐观,让我这个唯物主义者也忍不住想:也许逝去的亲人们,也只是在那边过着一样寻常的生活,只要我们记着他们,他们就能“常回家看看”!聪明的是,对于“死亡”这么一个存在无数解读的话题,电影并没有输出一种信仰或价值观,它只是呈现这个世界上某些族群对于这件事的坦然态度,坦然到电影都没有刻意美化亡灵们的骷髅形象,但是放进这部电影里,你不觉得可怕,而且在看到小男孩“穿”过去之后,他的“肉身”吓了骷髅路人们一大跳时,我相信大家都体会到一种幽默感。这样的态度消解了死亡本身自带的沉重感,让观众不由自主发出:“死亡也不过就是这样,没什么好怕”的感叹!
电影另外一个让我赞叹的观点是:如何面对及处理心理创伤。
男主曾曾祖父的一去不回,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是不可磨灭的打击。这件事让本来相亲相爱热爱音乐的一家人,经历数代都不愿提及他的名字,家族灵位不摆放他的照片,不许碰触他所喜欢的音乐(这直接导致了男主与家人的矛盾),试图强行忘记他,并忘记他所带来的伤害。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男主偏偏遗传了曾曾祖父的音乐才华,并且死了一条心往这条路发展。怎么办?他偷学偷练偷偷比赛,矛盾逐渐显现;他偷琴,从而“穿越”到亡灵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曾曾祖父”,这是他了解过去,试图寻找问题所在的努力;当他找出问题的症结,发现那个男人当年抛妻弃子一去不回是有苦衷的,有两个人物的对此的态度就很关键。一个是他的妻子:恨吗?恨!不想原谅,但并没有让恨淹没理智,在她心中,对亲人的爱,仍然超过了恨,所以她强大,她能够带领家族欣欣向荣;另一个,是男人的女儿。女儿对父亲的挂念和爱,被压抑,被剥夺了,而在最后,她承认了,释放,并且原谅了;承认爱比怨多,让她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自由!
所以,向内而发,面对伤痛的办法是什么呢?要求我们一味原谅吗?并不,你可以承认自己受伤害,并不原谅对方,但是,不因这伤害而变得扭曲和失去理智,就像曾曾祖父的妻子;也可以像他的女儿那样,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保留对于她来说,最珍贵最美好的那部分。
电影看过已有数周,回想起来,在如何面对死亡及伤痛这两个有关“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上,电影实在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因为不管是死,还是痛,这都是人最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