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龙应台的《目送》感动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尤其是文中那一经典语段已经成为人们感慨亲情最具代表性的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除了这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美妙之处值得我们探究。
第一,淡淡的情感,淡淡的叙述。文章写父女母子的情感,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强烈情绪,通篇都是在一种淡淡的惆怅氛围中呈现的。淡淡的起,淡淡的承,淡淡的结,儿子的转变和父亲的远离,这原本叫人心情极度抑郁的事情,作者没有歇斯底里表现内心的痛苦,而是不动声色写出来,表现出极大的理性。但是,恰恰是这份淡淡的书写,却产生了浓浓的艺术感染力。凡是读过这文字的人,想必都能从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而被深深地打动。
第二,叠词、叠句的运用。在语言表达方面,我发现作者对叠词、叠句的特别选择也增强了本文的情感表达。
第二段,“小小的手”“怯怯的眼神”写出幼子的柔弱。第六段,“长长的行列”“一寸一寸”,则写出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难舍难分。再有就是点名文章主旨的那组叠词了,“慢慢地、慢慢地”在文中出现三次,不仅读起来有一种悠扬的韵味,而且在意义上给人启发,它分明在告诉我们:作者所体会到的人生况味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后,一点一点慢慢懂得的。
第三,电影手法的运用。首先是蒙太奇式镜头切换法。文章从头到尾其实不过是几幅生活画面的组合:华安上幼儿园的画面、机场送别华安的画面、华安上大学的画面,父亲送我去单位的画面、我去医院看父亲的画面以及火葬场与父亲最后告别的画面。画面之间自然切换,前后勾连。前三幅写儿子,后三幅写父亲,前后之间由一个主旨段牵线搭桥,如此一来,文章结构完整,主题深刻。
另外,文中还有一些特写镜头,比如,“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如果是电影,当镜头对着街角那只孤单单的邮筒,画面里恰好又响起一段抒情音乐时,你的心里会不会有一点酸溜溜的感觉呢?
第四,景物点缀之妙。文章开端,“九月初,家家户户园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实,枝桠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篱笆,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一方面点明季节特征,另一方面有没有可能也是作者的一种暗示呢?果子成熟了,孩子也长大了;果子即将离开枝头,孩子也要离开母亲的怀抱了。
文章结尾,作者去火葬场送别父亲,当时,“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这雨丝里,一定也有作者的泪水吧!
第五,对比手法之妙。小时候的华安,与母亲“手牵着手”上幼儿园,被送进园内后,华安“不断地回头”,这时的华安表现出对母亲无限的依恋。到后来,“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送他出国,他“一次都没有”回头;与母亲同在一所大学,放学同路却不搭母亲的车,“即使同车,……是一扇紧闭的门。”很显然,少年、青年时的华安满心的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对自我的关注,而对母亲则不自觉地有了排斥。
华安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文中形成的鲜明对比不仅让作者自己,也让每一位读者感慨。你若是父母,必定会想到自己孩子;你若是孩子,也一定会想到自己的父母!
第六,淡淡理性之美。除了那个经典语段,文章第二段末尾的那句话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理性美,“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啊!
好的诗文,不仅表达作者自己的个人情感,更主要地是能传达出全人类的共同情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引起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杜甫为什么能称为诗圣?就因为他在书写个人身世的同时,记录了整个时代的变化,记录了人民的遭遇。《目送》也是这样一篇经典散文,它所传达的情感,不只是龙应台一个人的,普天下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事实上,龙应台女士为我们揭示出了这种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所有的亲情到头来都会分开。
所以,拥有的时候用心珍惜,分开的时候静静目送,应该是我们对待亲情最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