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记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的不仅是在外的人,也是在家里的人翘首以盼吧。
本来对于今天并无太大的伤怀,只是朋友一句“到了节日我们这些家不在市区的单身贵族就特别伤感,明明又不是异乡”,让人跟着添了几许惆怅。于是越发感念凡是大小节日,总是一次不落地叫我去吃饭的大伯。
大抵长辈亲人们总是希望小辈们白白胖胖的,又或许一个人对一个人关心的最简单的方式“你可要好好吃饭”。每次去到他家,总爱说我“瘦到一身骨”,“瘦得似个妖精”,大囧。明明就一身肉。虽然觉得瘦点好,可老是如此谬赞,会让身上肉放松警惕,一个不小心就膘长的啊。
大伯对我的最直接的关心当然也是叫我去吃饭。他总觉得我们这种没有住家饭吃的人是各种凄凉的。
初一少小时就一脸懵逼地出市里念书,恁是我各种懂事,一开始也难免不适。大伯家的堂哥刚好初三,同一所学校。然而一个粗疏的男孩子哪里知道如何照顾一个小妹妹呢。中秋节时他来叫我傍晚去他家吃饭,我是答应了的。可当时又突然记不清地址了,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以及小小少年的怯,最终是失了约。没有手机,无法通知联络,自是不知大伯家何种情况。当时这件小事便在了心里很久很久,很抱歉。再后来的后来,我听堂姐说起,那夜他家买了好多菜,等我和另外个哥哥,却都不至。事情与时间都过去了,可是它一直一直地嵌在我心里。以自己的立场而言,失约总是不好的,辜负一番心意也是很不好的。
然后我可算长大,终于不会因为陌生而惶惑,面对不熟悉的情况自有一副超斯文脸孔去应对,再不轻易失了分寸,学会消解孤单与伶仃。在大伯家吃饭时终于能将这件当年心事欢喜地说出来,说清楚前因后果,笑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开朗调皮得仿佛当年那个小心翼翼的小孩子不是自己,云淡风轻。
去上大学之前,也是在大伯家吃饭。要坐的是夜晚的班车。喝的汤竟是胎盘汤。惹。据说大补。当时吃完饭了伯母才一脸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可是极其难得的好物”。啧啧啧。临离开前大伯塞了一个超级大红包给我。我当时就想着,我以后长大了定是要报答他的。
去年时候,大伯忽然发了急症住院。所幸后来无碍。当时他在院时我和妈妈去探望他,然后终于可以封回一个超大的红包给他。别人塞给他红包他自是不愿收,可这是我的钱呀,“这是我给你花的啊,你就收着呗。”小辈孝敬长辈,应该的。在我幼小孤伶之时,承蒙关爱。在我长大后,承蒙依然把我当小孩,宠溺,纵容。
农历七月十四,本土的鬼节。想来我们中国人也是可爱得紧。人有正月初七,人日,鸡鸭猪狗牛羊也各自有它们的专属日子,而鬼,也是有鬼节的,还甚是郑重其事。生前死后,无一不到,周全妥帖。昨夜就忽然收到他语音,叫我过去吃饭,我很疑惑,又有啥好吃的呢。可是要上班,拒。今天看到放假一节课及晚读方醒悟。
他总是亲切地担心我各种没饭吃,尤其是逢年过节。冬天时特别喜欢叫我去进补。有时我就撒娇“又有什么好吃的,好想吃肉了。”却得他哈哈大笑。而回来工作三年,去他家吃饭的次数倒是屈指可数。不去的原因不再是是或不好意思,却是懒癌的懒,嫌远。
吃过狗。羊。牛。鳖。鸡鸭鱼肉。种种。每次都自动自觉跑去厨房看有什么好吃的。职业打下手。陪聊陪听陪小酒。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年轻人多多相陪,热闹活泼,甚好。而我嫌那嫌远不去之由,总是要受大批评的。
大伯自己开药堂,家存各种自制的药酒补酒,不在话下,美其名曰“十全大补酒”,我从来就是五钱杯的一杯倒。这时我们就在铺子里喝茶,我瘫在竹躺椅上,仗着自己醉了,由着他给我倒茶——你知道的,对于老人家,你就是得给机会他们为你做点事,他们才安心开心。
而下午看大家快快乐乐地家去找饭吃,也觉得欢喜。每到这样类似的时候,都会想起一句歌词“钟声响起归家讯号”。是的,回一个家,静静地陪人吃饭。不知道他老人家今夜吃啥。自是对于一切“你吃什么”的问候都倍觉温暖。
有些情不要承,有些人的情是承了才好的,以心安理得的姿态。也多得一些无私的爱护与照拂。可要回报。
自是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