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一篇日记,雷打不动
2018年10年22日星期一,阴(小雨不停)
[目 录] 何雷西奥日记
这几天刷微信遇到一些问题总觉着如梗在喉,不写点感想,浑身难受。
微信等即时通讯社交应用创建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提高社会的连接效率,促进人类规模化协同作业。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泥沙俱下,各种乱七八杂的人和事也混迹其中,浑水摸鱼,扰乱了微信生态的纯洁性,甚至导致于造成信任危机。
作为国民级大应用的微信,随着覆盖面的扩大,用户使用频率的增强,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社交工具上升为社会世俗面展现的晴雨表。当下不是流传着一个说法嘛一一QQ展现我们土味的生活、微博展现我们八卦的生活、知乎展现我们问题的生活、微信则展现我们装逼的生活。土味也罢,八卦也罢,问题也罢,装逼也罢,其实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谁也遮蔽不了谁也超越不了;它们是我们现代人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我们其实更多地是生活在一个虚拟与现实交替重混的世界里。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映射,现实世界又是虚拟世界的回应,我们就是如此生存于其中相互适应,首尾衔接循环不息。
人性的阴暗面与弱点,同时也在这个虚实重混的世界里展现与放大。具体可以表现为各类花样百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各种陷阱遍布的卖卖卖推销,还有名目繁多的理财平台/创业孵化,还有一大堆大头鬼似的所谓微商,更令人可气的是一帮翟鸿生刘一秒之流的成功学付费课程(这帮人心黑如炭皮厚如墙,一上来就以“老师”自居,蔑视用户智商,极尽搜刮之能事,其实自身胸无点墨。“老师”这个名词不久后也会因为他们而沦为下一个被用坏了的汉语词汇)。不少人为此遭遇伤害,影响恶劣。一种微信不可信,尤其是对于由微信产生的弱连接关系更是视为畏途。以致于不少人在群聊中将自已设为拒绝群加,或者你加他了他还要报诉,跟踩了他的尾巴似的,一个个弄得自已就差没变成契诃夫的“套中人”。其实没有必要如此的,因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更好的方式来展现你的绅士风度或淑女气质。
与人相处,即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肯定不是一味地拒绝,而是“即兴戏剧”Yes和And,是的和而且。
先接纳对方的世界,然后参与进去,开始进行一段有我参与的你的末来。
如果对方与你投契,就进一步深化,否之则弱化直至淡出。这样做即不会过多地硬伤对方,同时又有机会接触与了解另一个自已陌生的领域,拓宽认知框架。微信能加5000好友,几遍筛选下去满员也非易事。关于微信流量混合体的内容可阅读“说说微信的流量分层丨2018/10/16”。
其实世上骗子耍骗的招数就那么几手,无非是不断变化了伪装而已,你通过接触了解了,他们也拿你没招没辙。记得上次听公安大学一位教授的讲座,提到“寻安善处”这个词,其实就是“即兴戏剧”的刑侦版解说。
举一个栗子。某出租车女司机在郊外被劫匪劫持要谋财害命。女司机沉着冷静,并不急着反抗,而是主动伸手抱住劫匪做小鸟依人状,说大哥你太爷们了敢抢劫,可比我们家那个没良心的强多了。我决定了我跟他离婚,然后把车卖了,以后跟你过。
劫匪吓一跳,没想到女司机不但不反抗,反而主动要跟自已好,还肯把车卖了,便放下了戒备也不伤害她了。这就是寻安,在危机时刻寻找到安全位置。
来看女司机是如何善处的。
女司机开着车搭着劫匪往城里去找卖车的地方。她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上的情况。一路上她们遇上了三拨人。第一拨是一辆小汽车,里面是一个司机开车,她想只有一个人制服不了歹徒,就开了过去。第二拨是一辆大卡车,车上加司机有两个人,但她想到卡车师傅开长途车很累,两个人也不一定能制得住歹徒,也放弃了。第三拨是一辆拉西瓜的货车,车上坐着五六个壮小伙子。她想对就是他们了,于是方向盘一打,直接就撞到了那辆货车上。货车司机一看撞车了,那还了得,车上的人都下来了。女司机这才大喊抢劫。然后劫匪就被壮小伙子们按住了。这就叫善处。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郑州空姐遇害案,给嘀嘀出行惹来一身麻烦,固然跟打车平台的监管不力有关系,但是从多方批露的细节来看,那位空姐的临危处置也是不及格的(可能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安全防卫培训是请园艺设计师教的)。她的临危应变简直就是“花盆效应”一一
假嘀嘀司机陈某见空姐长得漂亮心生爱慕,说想亲她一囗。
空姐肯定不干,为了自保在车上用手机打假电话故意让假司机听到她有男朋友,并且就在不远的目的地接她。按常理说,空姐这一手也算是漂亮的寻安。
但是,施害者假嘀嘀司机是个特例,有厌世情结,常规思维不管用。安防培训课上没教,空姐抓虾了。皮皮虾不好抓,抓了就得搭上性命。
其实那位空姐如果掌握了“即兴戏剧”,能够灵活地运用“YES”和“AND”,就能做到像上面那位出租车女司机似的“寻安善处”,不但能很好地保护好自已的生命,也许还能创造出一个空姐智擒色狼的传奇。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做为个体的我们个人谁也法回避谁也无法超越,只能去彼此适应,一味地排斥、抵触、拒绝,并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多样性的重要性往往大于个人能力,泡在自已的小圈子和熟悉的世界里只会扼杀你的进步(美国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说的)。
试着与学会接纳他人的世界吧,“NO”这个词老挂在嘴上不会给你带来多少荣耀。
一一一 END 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