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1123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六章: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章是孔子评论季氏和弟子冉有。先搞清楚三个词。一是“季氏旅于泰山”的“旅”,不是旅行,是祭的意思,就是祭泰山。按照《礼记·王制》的说法,“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所以,天子才能有资格去祭祀名山大川,一般人不行。除了天子以外,诸侯也能祭名山大川,但是他不能够超过他国界范围内。泰山在鲁国境内,它是鲁国和齐国交界。所以鲁国国君,这是诸侯,他也能够祭泰山,但是只能在他国境范围内的泰山去祭,他不能够超越国界。季氏是鲁国的卿大夫,比诸侯低一级,没有资格去祭泰山。但是他现在竟然去祭泰山,这就是严重的违礼。
二是“女弗能救与”的“女”,是你的意思。三是“弗能”,是不能之意,与就是一个反问助词。孔子的弟子冉有当时是季氏家族的家臣。所以孔子就对他说“你难道不能够救季氏,不让他陷于违礼不义的这个罪名当中吗?”。“女弗能救与”的“救”有两种解析,一是救他不要陷于不义。二是止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劝止他吗?不管哪种解析,孔子的核心意思是一样的,做为家臣,有义务劝谏自己的主人。当主人有不义的时候,要去劝止,要去进谏。
结果冉有说不能。这做家臣的,就没有尽到家臣的义务。所以孔子就感叹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作“岂”字讲,就是怎么、岂能够,谓就是说,岂能说泰山之神尚不如林放?泰山是指泰山之神。林放就是本篇第四章里的“林放问礼之本”的那个林放。他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的意思是,林放都能够问礼的根本,那泰山之神岂能是不知礼?所以祭山必须要合礼,山神才能受之。如果祭不合礼,就不能接受。季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以卿大夫的身分去行天子、诸侯之礼,去祭泰山,那泰山之神怎么肯接受?
据史料推断,这是孔子应该已年过花甲,回到鲁国,这个年龄段更是什么都敢说,无所顾忌。但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委婉。他不直接批评季氏怎么违礼这么严重,也没有直接批评冉有怎么不去劝,君不君臣不臣的。他指桑骂槐的说泰山之神,难道还不如林放?林放都知礼,这泰山岂能说不知礼?你去祭他,他哪能接受你?话虽温和,但是却是点到问题的实质。
这都是在教化,通过冉有传给季氏听,救季氏不要陷于不义。孔子希望季氏能够知道,祭泰山,泰山也不接受你的祭,自己反落得违礼的罪名。同时又举林放的例子来激励冉有,说冉有也不如林放。冉有本是孔门弟子当中政事第一,很会经营治理。他帮助季氏家族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他们的粮仓都丰满起来,经济都富裕起来,人强马壮。但孔子在这里也是在批评他,作为家宰,有责任劝谏季氏不做违礼之事。
从孔子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圣人教化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处处以仁爱之心劝谏世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就是孔圣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