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了解过柴静,她拍的苍穹之下也一直没看,只是隐约知道有这么个女媒体人,现在《看见》这本书看完了也只是对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以往读书,不爱看带有作者太多主观色彩、和感情描写的文字,喜欢读一些比较“硬”的书,但这本书中柴静从一个亲历者、一个记录者、一个调查者的视角出发,对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以及环境污染、农村违法征地、家庭暴力、留守儿童、青少年成长、边缘人群生存现状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叙述,让我突然觉得那一个个事件不只是一个个数字或一篇篇新闻,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喜乐,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因果。
虽然,从大的趋势看,社会的民主法治在不断进步,但总会有一些边缘人群、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在大众和媒体视野之外的地方,不公可以达到如此恶劣的程度,这让我开始思考以往一直持有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做好自己,社会自然就好了”的观点是否正确,是不是应该多做点什么、能多做点什么,是不是应该更多一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可能就是读多了历史、哲学,没看过这么鲜活的案例,现在从抽象到了具体,产生的触动吧。
题外话:传统媒体VS新媒体
看了这本书,更深刻的了解到一期30分钟的新闻节目,背后需要怎么样的付出,但现在有些公众号、大V,到底对一个事件本身做了什么调查,就可以实时的写出一篇洋洋洒洒、观点鲜明、情感浓烈的文章来,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些好的传统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多一点求真务实、刨根问底的精神,而不是炒热点;在发出一篇文章时,首先考虑的是读者应该知道的真相,而不是这篇文章的阅读、转载、点赞数,能不能100000+。
对传统媒体来说,在当前信息爆炸、各方都能发声的时代,将自己打造为一个权威的资讯源,可能是一个更为恰当的生存之道。像电视行业的制播分离一样,由传统媒体提供专业优质的资讯,通过出售给新媒体平台,最终达到大众。但目前由于国内版权意识的淡薄,国内传统媒体提供给商业网站的内容售价极为低廉,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传媒行业生态圈,大家都去做一个转载者,而不是一个生产者。过去,传统媒体掌握着仅有的几个信息渠道,大家“只能看你”,如果能通过树立权威、可靠的品牌,让大家“选择看你”,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转型。
当然,目前的自媒体模式,它将传媒行业细分为一个个细小的媒体单元,每个单元由知名媒体人、专业分析小组或专业细分领域媒体组成,构建起个人品牌,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探索模式。
总之,“竹简灰飞烟灭,诗经尚有余香”,可能报纸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新闻永存,希望媒体工作者们“多点报道,少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