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篇《1年阅读600本书 山东大学“图书馆女孩”走红校园》的文章挺火,这位“图书馆女孩”丁安琪是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1年读600多本书……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校园,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图书馆女孩”。本来这个新闻是想励志,可评论的人不少是酸溜溜的说读书有毛用的质疑者。
另一位近乎人尽皆知的读书狂魔是被誉为“行走的图书馆”的查理·芒格,作为沃伦·巴菲特的终身合作伙伴, 90多岁的他一直都很爱读书,他曾说:“在这投资领域中,若没做过扎实的阅读工夫,我不认为你可以成为真正优秀的投资人,而我也不认为有哪一本书可以为你做到这些。” 他倡导在阅读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格栅”,而这需要大量阅读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等各学科及相关学科中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著述,了解并熟悉书中介绍的核心概念,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同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投资上去,进行正确思考和独立思考,进而聪明地投资,从而取得最佳投资回报。
无论是“图书馆女孩”还是“行走的图书馆”,他们都在追求人生价值,一个是努力提高人生回报率,一个是不懈提升投资回报率。启发性知识点就像一块块乐高积木,我们通过收集整理,构建为知识框架,如搭建的乐高桥、乐高楼房等基础设施,再通过人生经历,利用知识而形成知识体系,如乐高城市。最后一步,知识究竟属不属于你,还要看你如何输出,通过内化而重新结构化。而我自认为是读书不多,买书太多,但还是爱读书的物种,希望继续保持好奇心,不负所爱。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我们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渔樵闲话。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知识就是力量》,推荐看看。
而那些所谓读书无用、知识没用论者,不需要我去评价或者费口舌,那毕竟是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