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婆家最大的窘况是跟老人家没啥话说。
不只跟婆婆、公公没活说,昨天妹妹打电话和我聊了会儿天,提到妈妈说我半年都没打电话回去了。
的确,我半年没打电话给妈妈了,因为总觉得没话说。
前段时间孩子爷爷(孩子奶奶后来嫁的人)生病住院、出院回家,我觉得应该经常打电话回来问问老人家身体咋样了,然而并没有打电话。他们说话我又听不懂,觉得打电话回来有点假惺惺的感觉。
下午大姑子(和老公同母异父)和她老公回来了,晚上吃饭时大家也都没话说。
饭后我洗完碗上楼来,看到老公在房里,让他下去和老妈、妹妹坐那里说说话,他也不愿去,唉!随他吧,他想说的时候,能拉着人家说到大半夜。
过节回来一趟,一家人应该聚聚,聊聊家常什么的,就算没啥话说,大家都坐在那里看看电视也行啊,而不是像这样,我和老公在楼上,妹妹和老妈他们在楼下。
我有点逃避、躲避现实。
觉得应该陪他们坐坐,而又不想那么做。只想让老公去陪他们,自己“躲”一边,但他又不去。
我挺纠结,过得很拧巴。
前几天,Papi 酱因为五年不回婆家上了热搜,很是羡慕她的生活状态。很多人都说那正是她们向往的生活的样子。
当然,她的伴侣和她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同样的,结婚10多年,孩子马上也12岁了,她每年都是带着孩子回她娘家过年,暑假也是。
因为她和婆婆住得特别近,平常一日两餐都在婆婆那里解决,自己工资也不低,回娘家的路费啊啥的一切花销,对她来说都是小意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钱包够硬,说话底气也足。
有钱的话,逢年过节带娃出去旅游,找个借口不回老家,那该有多爽。
我也知道婆婆也惦记着她儿子回来,但我们回来,老公也不下楼去陪陪他们,大家没有彼此的亲密感,总有一种客气和尴尬。
也有一些说来话长的不愉悦吧。唉!懒得说了。
还好,明天老公要去上班,孩子明天也要在网上上课,我们决定一大早5点就出发回去。真是太好了。
每次一想到要回老家,就一万个不乐意,但想到老人家期盼的眼神,还是会回来。
每次一回来,就躲在房里睡觉、刷手机,婆婆经常拿牛奶零食到我屋里,让我吃、让我喝,我觉得特别过意不去,这个儿媳妇当得也太“拽”了吧,我也不想这样的,享受,又很不自在。
早点回去,就不用这样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