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简介:该作品通过几个少年(何嘉慧、王凌云、何召弟、梁壮志、何碧莲与许方圆)的视角,向读者揭示当代乡镇中学生的生活以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全方位的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展现开来,体现出即将毕业的他(她)们,纵然百般迷茫、困惑和无奈,最后却果敢地做出自己心灵的选择。
上一章回顾:选择(六十一)牺牲
待到三(6)班的同学们得知壮志的悲惨遭遇后,举班陷入悲怆的沉默中。他们万万没想到,壮志就这样无声无息,从他们的世界里消失了。他们在心里深深地责备他,怎能这样不负责任,忘了他们之间的六月之约呢。他委实不该这样轻易让自己年轻的生命永恒地定格在17岁。
他们知道,在那种紧急情形下,壮志压根没有时间去想要如何决择,或许他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听从身体的本能去行动。而他的这种本能,正是他骨子里的善良与正义。
他们也知道,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凭几介凡夫俗子的力量根本无法挽回壮志的生命。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为他祈福。一度沉侵在悲伤中的凌云,选择在壮志出殡的那天晚上,旁无责贷地带领全班同学,人手两根焟烛,来到壮志生前最爱运动的篮球场上,为他燃焟祈福。被围成心形的焟烛就像壮志生前的笑脸,而那跳动明亮的火焰则是他在同学们心中永不熄灭的正义与光明。
同学们把对失去壮志的悲戚毫不保留地体现在脸上,而林颖和成天则把这种悲伤深深埋在心底。她们一面抚慰沉浸在伤悲中的(6)班芊芊学子:让其尽快恢复心情,全心全意投入于积极迎接中考的良好状态中。一面组织材料,积极配合县政部门,为梁壮志申报“见义勇为”的称号。
从开学至今,对召弟来说,她这一年的心境跌宕起伏,犹如坐过山车。因为如愿报考,让她有一种生活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下,身心轻盈的感觉,如今壮志的牺牲却又让她顿感天昏地暗,宛如坠入深涯,而且这种坠落的过程,让她深刻体验到心脏被大气挤迫时的撕心裂肺的疼痛。
壮志离开的第二个礼拜,召弟回到家,读了他的日记后,便瘫软在床上,潸然泪下,而且彻夜未眠。第二天清晨,第一缕晨曦透过破旧的玻璃窗,照耀在她浮肿的脸颊与红肿的双眼上,格外扎眼。她下了床,打开窗户,当是为了迎接早上的太阳,而开启欢迎模式。此时此刻,她心中正下着沥沥细雨,因此,她太渴望阳光了。她希望阳光能够尽情地撒进房间,抚慰她几近发霉的心情。
就在回家的前一天,壮志的母亲曾来学校找过她,并且告诉她,在她的儿子的日记里,提到最多的就是“召弟”这个名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她的欣赏与喜爱之情。她认为,作为他儿子钟爱的人,召弟有权知道这个事实。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把壮志生前的日记赠给召弟。
这无非让召弟在悲伤与悼念之余,更加深切地缅怀与追忆壮志。同时,她感激梁母带她走进壮志的心灵世界。但她又宁可错失他对她的一片情真意切,也不要这种探视他心灵的机会。如果这样做能够换回壮志的生命的话。
召弟心里想过太多的“如果”。如果壮志还活着的话,那么她一定要向他表白:她也像他一样喜欢他。如果他在她身边的话,她一定要牢牢牵住他的手,不让他从她的世界里跑掉。如果他还在她身边,她想与他同考一所高中,同上一所大学。如果他依然还活着,她想和他手牵手,出入于大学的食堂、教室和图书馆,甚至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他为她挑好吃的,她则把好吃的留给他。她给他占座位,他则给她驱寒取暧。她给他择书,而他则为她借阅。如果他还活着的话,她想让他成为她小说的第一个读者,让他给她取笔名,并为她的每一本著作写序。
可是,“如果”终究只是“如果”。它只是设想的空间,容纳不下现实。
召弟心里很清楚,即便她脑海里衍生出成千上万个假设,也于事无补。现实就像把无形的针,把她梦幻般的泡影一一扎破。她知道自己自不量力,尽想这些没用的“如果”,徒增思念故人的伤悲。她开始厌恶地摒弃它,只为坚强地生活下去。
她再次打开壮志的日记本,翻到中间折角的一页,停了下来,反复读壮志日记本上,引用卞之琳的《断章》中的佳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召弟明白,壮志写这句诗的时候,他正误以为她喜欢的人是凌云。然而,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在他后来的文字记载中,她看到了他的发现:她喜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梁壮志。这个性情爽快又急躁,面对女生却十分腼腆羞恸的青少年。
他对她,就像传说中19岁的肖邦,爱上了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同学,最后却因为生性羞怯,始终不敢向她表白一样。但召弟觉得肖邦显然比壮志幸运,至少他有壮志所没有的向心上人弹首《离别曲》告别的机会。
她记得,就在今年初夏,她与壮志闲聊时,得知他打算将来报考上海交大的梦想。此时此刻,她听到自己内心有个声音说:“即然你胸怀大志,我又怎能不思进取”,她深深下决心:即便放弃自己的梦想,也要坚持壮志的远大志向。
于是,她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在壮志的日记本上,挨着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写上“晨曦装饰我的窗子,我来装饰你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