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个人公众号
芳华刹那烟雨处,魂落泥淖香如故。
时间很宝贵,不能轻易浪费。
所以带着功利心的我只愿意读些看起来对自己绝对有用的东西。年前,朋友跟我说:“你可以读读《此生未完成》这本书,很好。”很好两个字无法让我的神经跳动起来,所以我礼貌性地虚应着,并没有纳入书单。
直到11月底,身体出现了问题。
一夜之间,手脚都是触目惊心的疹子。往日无暇的皮上冒着小小的泡儿,一串串地起,一串串地落。细看晶莹剔透,莹莹仿佛若有光。然而夜不成寐,辗转反侧,欲脱胎换骨生生剥下自己的一层皮却不够。
01.
chapter one
朋友送来了这本书,他若无其事地说:“你每天的节奏太快了,我总觉得你该读一读。”
我接了过来:雪白的封面上,除了标题和作者,就只有两句话作为装饰。
一句诠释了此书:一位母亲、女儿和妻子的生命日记;一句警示了读者: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于娟,从没想过这个与我天涯两隔的女子,用她的文字深深撼动了我。
复旦大学的教师,32岁,海归,博士,双亲尚在,夫妻和睦,儿子土豆2岁,这时候发现得了癌症。痛苦、伤心、难过,这些形容词是那么苍白无力。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地去反思和写作。她平实、诚挚地讲述了病中所见的人、事,病痛的苦楚,她对生命的感悟,对父母、丈夫、儿子割舍不去的亲情。那些散落在她身后的美好时光,她与姥姥之间的动人故事,她在挪威的求学生涯,她的童年,她周边朋友的故事。
02.
chapter two
于娟以文字记录下了她生命的痕迹,仿佛她的微笑会开出绝美的花。
她像个诙谐幽默的段子手,给大家讲了医院——这么一个白色恐怖的地方中发生的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舍命产子的小瑞,视妻如宝的孔雀爷爷、不明就里捐肾的阿海等等。每当想起穿着亮片T恤,超短热裤的她向警察发飙:“复旦的怎么了?读博的怎么了?上了复旦读博就非得穿得人模狗样不能泡吧吗?”的时候,都会扶额,这好像也是我能干出来的事儿。每当想起她的灵魂伴侣,可爱的光头说,要是让儿子长大后,知道他的压岁钱成了老子的嫖资后,老子一辈子就毁了。
还真是鲜活有趣的生活,完美的人生,可是,她死了。2015年4月9日,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自己眷恋的世界。
她在书里质疑,自己平常那么健康的一个人,小病都很少,母乳喂养了一年,“癌症,怎么会和我有关系?”痛定思痛。
后来,她总结了以下几点:
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
经常熬夜、通宵学习和工作,突击作业,基本没12点前睡过;
住所甲醛超标,这些在之前没看穿。
03.
chapter three
这几段话,看一次,鼻子就酸一次。
“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长期熬夜,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双亲买双鞋,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故事是别人的,再悲伤,看过了也继续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这样的心态在现代都市人身上很难有。或许是为了自己变得更优秀,或许是为了爬得更高,或许是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摆脱贫穷,财务自由,摆脱别人的控制。
我们都如浩瀚奔腾的河流永无休止地向前推进。在这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当初最想要获得的:爱,生命,健康,与家人一起,享受幸福。当下活不好,谈什么将来?
“我甚至想,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像个瘫痪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爸妈牵着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幼儿嗷嗷待哺,稚气未脱,不解生死。皆言为母则刚,可面对病魔,即便低到了尘埃里,这一别,黄泉碧落,此生永不相见了。
04.
chapter five
人生旅途上,有方向的脚步,总是行之匆匆的,常态。
于是,我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怠慢了陪伴我们的人。然而,人生是一条单行道,错过了便无法折返,万千光景在不经意间逝成回忆,多少人在一声再见后便是永别。
无论你再年轻,都不要觉得余生很长。恰恰相反,人生很短,短到还没未高潮迭起,就已经匆匆谢幕了。
我们二十几岁时,风云千樯,鲜衣怒马,一日看尽繁花,内心激荡无比,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后知后觉,
此生未完成,高楼已倾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