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我谈生活的意义,我想我还真说不出什么,但若要谈当下的珍贵,我倒是能够体悟一二。
最近心情实在是不佳,生活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迷雾式的纱,搅得人心神不宁,只想远行。可终究是没有那份走太远的勇气,光是在周一走出校门,也是需要一些在平时正常状态下不会有的非正常心境。
与友人来到春天的鸡鸣寺赏樱花,从太阳偏西的金色,走到日暮降临的墨蓝,看着橘黄灯光照耀下的朵朵樱花,仿佛一切烦恼都随之烟消雨散。不想夸大美丽景物对人心理的调节作用,但走出既定的生活,的确能让人有许多不一样的感受,无关对错,无关意义,只是对那个当下更加敏感。
我说我的生活是一个纠结的循环圈,每个周期大致的规律是由亢奋激昂走到平静安然最后到怀疑纠结甚至对抗生活。友人说,其实该怎么生活,我的心里早有答案,只是有些不甘,但再不甘,心还是会把自己通过亢奋激昂推向那个平静安然的原点,或许是自己很懦弱吧,害怕改变,害怕走出既定的生活,所以选择循规蹈矩。
曾有朋友给我写信说我的生活是不是太循规蹈矩,更多做的是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喜欢做的事。当时我的辩解是,其实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我也不讨厌,而且在大多数需要做重大选择的时候,我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喜欢。但后来,一些玩得好的高中同学找我聊天,我发现从一开始,我们大部分便都是“选择做应该做的事”的同类,或多或少,每个人必然都不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有七八分顺从,便已是很好的结果了。可能是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以及我们的性情。但这些的确都是决定一个人将来如何生活很重要的因素。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资本可以去顺从内心、毫无内顾之忧地闯荡,也许这一点说得太大,但的确也是现实之一,说小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有飞蛾扑火的热情和打破常规与安逸的勇气,可能注定是平凡平淡地过完这一生,不会经历扑火后的绚烂与光华。借用那个朋友告诉我的话,这句话出自笛安:
我曾经以为,女人都是飞蛾,生性擅长不怕死地扑火。后来才知道,原来也有一种女人是候鸟,无论如何都沿着一种静谧的轨迹安宁地飞翔。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我要送给的人,我相信你们看到也能明白,我鼓励你们做飞蛾,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光,但若是你们只想做个候鸟,我也愿意做你们随时可以栖息的港湾。
其实飞蛾与候鸟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许在这个人眼中你是飞蛾,而换一个人的视角,你便是候鸟。在一群比你还要静谧安宁的候鸟里,你觉得你是不怕死的飞蛾,你已经足够有勇气;但当你遇到更有勇气的飞蛾,它扑向更强烈的光,你便觉得自己只是变种了的候鸟,但本质还是候鸟罢了,你甚至觉得比起那些扑向更强光源的飞蛾,自己依然懦弱、依然不够勇敢。
很多东西思考到最后,是没办法给出明确定义的。就像我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只要不触及法律和道德这种最基本的底线,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发觉到如今,对生活模式的对错之别几乎消散,每个人不过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境遇、条件下做出的选择,也许在他心里,这样的选择便是最好,可能不符合外界那些所谓“大多数人”的眼光,但至少是顺从了自己的心,即使对抗外界标准的路再难走,我相信他也会继续走下去,更何况这种外界的既定标准也在逐渐淡化。而那些所谓“循规蹈矩”的人呢,他们过得也很不容易,毕竟没有哪条路是好走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艰难之处,但既然选择了,与其去烦恼选择的对错,不如坚定地朝着选择的路走下去,因为人生之路本就没有对错之分,你坚持走下去,它便是对的;你半途而废并从此萎靡不振,它便是错的。
所以,就像我的友人所说,follow your heart!可以暂时迷茫得不知方向也没有力量,但你要相信这一切茫然纠结的过程,它是必然的,但也是终会过去的。再回到我生活的大循环,我想,在每个时期,它也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循环周期吧。要循环便去循环吧,只要还在循环着,不至于在某个绝望的阶段断裂,便可以一辈子循环下去,我不抵触它,我明白它,也接受它。
最后谈谈开头所说的当下。这个词是经常会用来劝自己,也常常跟朋友谈论到的词。可能那些大道理,想得太多、想得再清楚也没什么用,因为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啊,你做好当下你顺从内心而选择要做的每一件事,那么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来到你身边。记得胡适曾说过一句话: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送给每一个或许曾经迷茫、或许正处迷茫、或许将要迷茫的朋友,也送给我自己。顺从自己的心,踏实努力地过好每一个当下,珍惜生活本身。即使是纠结痛苦的当下,也是值得记住和珍惜的;而安宁静谧的当下,更是值得珍藏。
如此,也不负那暖黄灯光下的樱花雨,和这次说走便走的勇气。